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评述最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素认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北欧的大部分地区,既受统治者的欢迎,又受人民的欢迎。这是因为君主们认识到,如果他们自己领土上的教会完全变成本民族的,他们便可以控制教会。这样,他们在本土的统治就要比以往和教皇分享统治权的时候更加强而有力。材料体现了
A.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必然性B.资产阶级强烈的革命性
C.宗教改革提高了欧洲世俗君主的权力D.宗教改革推动欧洲各国民族意识高涨
3 . 孟德斯鸠认为君主政体是君主单独一人根据根本法,依靠一些中间的、从属的、依附的权力实行统治的。伏尔泰认为英国式政府的可取之处在于,下院议员、爵士、君主间的合作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两人均
A.赞成保留封建制度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
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D.鼓吹资产阶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杨奎松在《鬼子来了》一书中说:“欧洲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是与欧洲工业革命及其民族国家形成过程基本同步的……更是建立在被13世纪以来接连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科学革命大大改造过的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基础上的。”作者认为
A.宗教改革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延续B.民族国家形成是启蒙运动的前提
C.文艺复兴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基础D.工业革命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生
5 . “古希腊七贤”是指古希腊人所说的七个最有智慧的人,生活在苏格拉底之前的那个时代,由于当时的哲学很少用文字记录,所以那个年代人们大都是讨论或口头上传播关于人的哲学思想,然后应用于各自的行为。由此可见,古希腊
A.科学技术的高度繁荣B.人文精神成为时代主流
C.哲学高于独裁者意志D.人文主义植根于历史传统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一宋人的财富观念中,普遍认为社会个体的礼仪廉耻ビ追求财富更重要,求义舍利成了宋人的人生信条。但这种传统财富观受到一些质疑,北宋李靓认为:人非利不生,竭为不可言!致者人之情,竭为不可言'意思是说追求财富是人之常情不能压制人的这种正常的欲望,到南宋,逐渐形成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派的功利主义义利观。陈亮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应该得到承认,“人生不能无疑,有欲不能不争”,指出仁、义、礼、智、信是“五贼,是阻碍个人发家致富的绊脚石,必须破除它,叶适进步主张以义和利,和以义抑利”,最终浙东事功学派和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之间的较量中以失败而告终,理学的显学地位进步加强。

——摘自袁冬梅《从宋人的财富观论宋朝的民赏问题》

材树二   中世纪的伦理道德把守贫视为美德,把人们获取时富视为罪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财富观上出现重大变化。布拉丘利尼在《论爱财》中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希望获得财富是人们从事一切事业的根本出发点;人们如果要具备和发挥美德,就必须拥有财富,他写道个人拥有的东西仅仅只能满足他一个人,能成为慈善家吗?人文主义者们认为.通过努力劳动获取财富有益于文明社会;如果每个人只满足于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财富,那么“城市中的一切光彩、美丽、装饰都会消失,再没有寺院、古迹和艺术.因此,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摘自欧阳萍《略谈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宋人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财富观的相同点与不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财富观不同的原因。
2020-10-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充分认识到,艺术不但要仿自然,而且也要摹仿自然规律创造事物形象的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创造。这一认识
A.意在再现古典人文传统B.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C.有助人文主义思想发展D.受到了宗教神学的影响
2020-10-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古希腊人首创了数学、科学和哲学,最先写出了有别于纯粹编年表的历史书,自由地思考着世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面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这表明古希腊
A.民主制推动思想解放B.哲学发展领先世界
C.神学不再占统治地位D.人文精神内涵丰富
2020-10-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1348年黑死病肆虐洲,疫情过后,人们抛弃了天国的幻梦,宣扬幸福在人间。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人格的觉醒,人开始成为“精神的个体”,并且从这个角度开始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A.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B.病菌威胁人类的生存
C.文艺复兴出现的背景D.宗教改革有其必然性
10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人,生活在同“时期,但相隔万里,无缘相识,却灵犀相通。他们的经历、社会地位、学养各异,但都敏锐地嗅吸到了新时代隐隐飘拂而来的气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量有地位的文人开始参与传奇戏曲的创作,一时间辞调骈丽的作品风靡整个戏曲舞台。社会经济的繁荣又给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机会。“金闾商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汤显祖在思想上近于李贽,他以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为创作主导思想,创作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牡丹亭》,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自己做主结为夫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创作《哈姆雷特》来讽刺黑暗腐败的英国社会,揭示了以王室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揭发了王权与封建势力的丑恶罪行…进行创作时已不再停留于描述人文主义理想性、带给人们乐观积极和浪漫色彩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对人文主义理想以及社会进步背后黑暗和隐患的思考

——摘自《浅析《哈姆雷特》中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材料三 汤显祖的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以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为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脉动,是士大夫文化的深入拓展,影响力因而也局限于文人圈。莎士比亚的作品则代表了市民文化,题材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堪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目与喜发。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对欧洲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随英语世界扩张和世界文化的西朝东渐之风浸润到各大洲、最终传遍了全球。

——摘编自《汤忌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的“新时代气息”。
(2)根据材料三,概括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不同命运,并分析其命运不同的原因。
2020-10-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