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材料最能说明
A.西欧掀起宗教改革浪潮B.天主教会遭到沉重打击
C.各国普遍希望加强王权D.民族国家认同逐渐增强
2022-02-24更新 | 436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中心,人不过是神的附属;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则借鉴了培根的知识分类方法,按人的心智能力来划分知识,用人的视角展开对世界的认识,组织编纂了《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这一变化表明
A.人类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
C.人类的理性精神与中心地位得到彰显
D.人们已经摆脱了宗教禁欲的精神束缚
2022-02-17更新 | 609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1)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托马斯韦伯指出在欧美多宗教国家:“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绝大多数是新教徒。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作者的观点意在说明
A.西方欧美国家都是新教徒B.新教伦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C.宗教伦理强化了思想控制D.宗教改革冲破了教会的束缚
4 .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了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因此,人应当是世界的主宰。对他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B.褒扬了人的地位和价值
C.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传播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
A.易致个人私欲膨胀社会混乱B.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C.适应早期资产阶级利益诉求D.突出人的力量否定宗教神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启蒙时,简单明了地说:“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其意在强调
A.探索自然界的奥秘B.复兴西方古典文化
C.高扬人的理性精神D.重视经济自由竞争
7 . 拉斐尔的圣母画像体现出母性温情和青春健美;但丁的神曲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十日谈》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最后的晚餐》把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这些作品
A.意在否定传统宗教信仰B.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
C.目的在于复兴古典文艺D.构建了资产阶级未来的理想王国
2022-01-04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亚里士多德把非城邦政治称为野蛮政治,他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着重强调城邦至上理念B.宣扬理性主义精神
C.反对公民追求个人权利D.赞成雅典直接民主
9 .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政权尽管为一个家族所继承,掌握在一个单独的人手中,却不是一个人的财产,而是一件公共的财产,因此他绝不能离开人民,它在本质上只属于人民,仅仅为人民所固有。”据此可知,狄德罗旨在
A.反对教会权威B.否定君权神授C.倡导社会契约D.强调个人自由
10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401次组卷 | 6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月)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