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的是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②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用民族语言进行活动
③教权应高于世俗统治者的权力   ④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人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C.自由平等D.三权分立
2020-02-11更新 | 971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合格考)试题
3 . 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
A.追求现世幸福B.追求人的自由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
2020-02-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临高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神权专政的时代,教士可以替神发言,规划人间的秩序;教士们也有权力决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这种因人而异的神律,就是不可预测的规律。宗教革命以后,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德国系统的法律,一方面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法样,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法典解释为神律在人间的体现。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又在这套罗马法的基础上,编纂出《拿破仑法典》,也不外乎根据神设定的秩序,制定出一套适用于人间的行为规范。这种法典,也必须合乎理性。

——摘自《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方面的,法律方面的,还是社会习惯方面的,提出问题,要求进行试验,不接受过去一贯所作所为,或所说所想的东西,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方法论。

——布洛克(英)《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社会在对人的判罚方面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提倡的评判原则,并说明其进步之处。
5 .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2019-12-05更新 | 168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1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2019-12-04更新 | 755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说:“若从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工业革命、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光荣革命”、文艺复兴D.“光荣革命”、启蒙运动
2019-11-21更新 | 19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直接阅读.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B.体现了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
C.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D.摧毁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2019-11-19更新 | 2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2019-11-04更新 | 231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材料: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从16世纪起,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猛发展,对外殖民扩张开始,圈地运动方兴未艾,封建制度、封建经济正在解体。与此同时,封建势力的专制腐朽、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都给人民带来灾难,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在它的发源地

——意大利开始衰落。

而在英国,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给资产阶级打开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促进了文艺复兴高潮的到来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流行。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又者的理想,是要造就全面发展的、在肉体和精神本质的表现上都同样优秀的人。人文主义文学更为激进,不仅反封建,而且对资本主义也有所批判,对劳动人民则抱着深厚的同情。莎士比亚正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繁荣阶段的杰出代表。

——《世界中世纪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这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特点。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