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理性是自然法则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强调用人的思考代替神的启示和国王的谕旨。这和中国哪句话主旨相似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以法治国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科教兴国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人每云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综细务。朕不谓然,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但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神器至重,为天下得人至难,是以朕垂老而倦倦不息也。”

——《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我们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

材料三   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限说”崛起后,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文件。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


(1)材料一、二的社会(国家)治理理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造成治理理念不同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结合17世纪的英国史实,简要分析“权限说”对近代英国宪政的影响。
3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2019-10-01更新 | 457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材料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的生平资料虽然很少,但是从现有材料 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了解到他能够接受时代先进思潮并写出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偶然的。他的戏剧创作从1590年开始,到1612年结束,先后长达23年。莎士比亚的戏剧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摘编自《世界通史快读》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的原因。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
5 .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6 . 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7 .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在此,作者
A.再现了历史真实场景
B.刻画了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了上帝精神权威
D.歌颂了真实自然的人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渴望征服自然
2019-08-13更新 | 21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德国学者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这是一种秘密的精神酵母”,它与其他因素结合而造成“西方”的兴起。亚洲人因为没有它而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因而根本不可能真正的发展起来,即使他们发挥城市、生产和商业的作用也无济于事。材料中韦伯强调了
A.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B.东方缺少促使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基础
C.西学东渐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大发展
D.亚洲商业城市的发展产生不了资本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常拿他们的神明开玩笑,……把众神描绘成爱争吵,不道德,受诱惑,盗窃,甚至相互开战的有特异功能的寻常人。……不似后来的基督教演进成“普世价值”和自由思想的羁绊。学者试图表达的观点是
A.希腊人对众神普遍无敬意
B.神话是希腊人艺术创作源泉
C.希腊人通过神明表达现世
D.希腊忽视神明的公民教育价值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