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认为人们的物质欲望是生来就有的,“虽尧、禹不能去民之欲利”,如果任其发展,社会就会“争夺生而辞让亡”。但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并不可怕,任何人只要能努力学习,专心致志,按人为的社会规范行事,积善而不息,就能成为君子。荀子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的社会,他主张由贤者、能者统治国家,由他们制定出礼义、制度来教化人们,引导人们的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荀子以舟和水比喻君民关系,提出“爱民”“利民”“惠民”“宽政”等一系列主张,并认为这是社稷长治久安之本。

——据刘军鹏《荀子社会管理思想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发扬光大了其人性本善的观点。他特别强调灵魂中有理性的因素,认为人要不断制服和排除自身非理性的欲望,有理性的生活即是有德性的生活。柏拉图倾向于斯巴达的政治,认为人只有受过教化才能成为杰出的人。柏拉图还认为,智慧是最高的品德,通过知识的获取而得到的就是智慧。因此他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至善”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把“善”与“智”统一起来。在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里,是由“哲学王”来统治的,武士们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哲学王”就是集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于一身的贤人,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把国家和个人引向“至善”。

——据李革新《灵魂的净化——柏拉图哲学的内在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与柏拉图提出的理想社会的不同历史结局,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与柏拉图思想共同的历史价值。
2 . 如图所示是1477年波提切利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三博士朝圣》,居于画面中心位置的三位博士的形象直接取材于赞助画家创作的美第奇家族中的三位成员。这幅画反映了当时
A.宗教题材绘画的衰落B.崇尚写实的创作原则
C.奢靡拜金的社会风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021-04-09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339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4-2015学年贵州遵义市航天高中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4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2021-04-01更新 | 1005次组卷 | 1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根据下列材料信息及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格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材料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思想主张?它们的重大影响主要有哪些?
(3)材料三赞美了什么?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这一观点可概括为(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人非工具,人是目的”
7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D.过分简化了宗教仪式
2021-02-2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立法权属于人民,....人民直接赞同的文件才能成为法律,君主以及其他任何,人发号的施令,都不能成为法律。”卢梭在此强调的是
A.人民主权的原则B.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5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北部及中部各城市,能够熟练运用拉丁语进行修辞创作、辩论和通哓古罗马文化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进行公共事务所必备的技能。这一现象反映了
A.罗马教皇的权威被彻底否定B.人文主义思想受到贵族追捧
C.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的扩大D.意大利思想解放的地区差异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