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9 道试题
1 . 16世纪初的思想家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写道:“神父们宣称‘草草背出祷告词,就算是合宜地履行了职责’;假如上帝能听到或听懂他们虚弱无力的祷告,我将十分惊讶。”他的著作《基督徒战士手册》号召弱化圣礼的重要性,并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指导。这反映出伊拉斯谟(     
A.改变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B.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对教会进行人文主义批判D.突破了文艺复兴思想的界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孟德斯鸠看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行政权从属于立法权,行政权是不专制了,但如果议会至上,那么议会也会形成专制。”基于此,孟德斯鸠(       
A.认同人民主权观念B.坚持社会契约至上C.强调天赋人权原则D.完善分权制衡理论
3 . 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意大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B.借鉴了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新教倡导节俭的观念D.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4 . 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国王神迹》的研究对象,是1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广泛流行于英法的一种现象,即国王以手触摸瘰疬病患者为其治病,以及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态是源于对神圣王权超自然的信仰,即王权诱导下民众产生的“集体错误意识”。在17、18世纪以后,国王触摸仪式逐渐退出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舞台。其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推动B.理性思想的传播
C.君主立宪制建立D.工业革命的开展
2023-03-10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广东卷)
5 . 17世纪时,法国思想家拉·布吕耶尔提出“专制之下无祖国”,祖国是所有公民为着共同利益组成的结合体。西耶斯也说:“第三等级就是民族,就是国家。”他们主张(     
A.以王权为旗帜,形成民族国家B.以理性为指导,力倡主权在民
C.以人性为基础,反对君主专制D.以新教为支撑,推翻神权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恩格斯曾把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和17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及18世纪的法国革命并列为反封建制度的“三次大决战”。这是因为德国宗教改革(     
A.从根本上否定天主教和封建制度B.加速了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C.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迅速形成D.克服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二元对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24年,英国司法界围绕高利贷展开了激烈争论。当有人强调高利贷与教义不符时,一大群人反驳说:“不应当再服从它们,也不应当再记住它们。”这表明(     
A.经济发展冲击宗教伦理B.教会势力退出经济领域
C.法治进步引领经济发展D.社会大众支持金融发展
8 . 孟德斯鸠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一定程度上颇能反映他的史学思想的特征。

材料一   孟德斯鸠在解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方人之间的差异时,认为前者因气候炎热,故体格纤细、脆弱,像老头儿一样怯懦、怠惰,故而易于忍受奴役;而后者因气候寒冷,故身材魁伟,精力充沛,如青年人一样勇敢、耐劳,热爱自由,往往能够保持独立。“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等。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宜于由专制君主治理。

材料二   在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中,有学者对之赞不绝口,认为其解释了社会经济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地理环境起决定作用。也有人对此大加批判,认为将复杂的社会发展历程用一个简单的地理环境解释一切,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原因论。孟德斯鸠应该是想告诉当权者立法要遵从地理环境,遵从民族精神,也就是人民的意志,找出可以影响立法者的客观因素。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的叙述是散乱庞杂的,很多例子的选择给人以牵强的感觉,是先树立的了气候影响社会制度这样一种论点,然后再从复杂的人类历史中有目的性地选择符合这种论点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看法。
2023-02-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9 . 11 世纪末,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设立了以教习罗马法为主的法律专科学校,即博洛尼亚大学。该校在欧洲广招学生,名噪中古欧洲,直接促成了全欧研究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在当时欧洲复兴主要是由于(     
A.罗马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全面兴起
C.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D.新教爆发了与天主教会的矛盾
2023-02-1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伏尔泰认为,国家的法律应该充分体现和保护公民自由的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私有权。财产私有权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拥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会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富裕和繁荣。伏尔泰写道:“自由和财产是英国人伟大的理性声音……是自然的呼声……地产的所有者种植自己的世袭土地比种植他人的土地要好。”但卢梭却认为,私有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他并不是永恒的。“当他们仅从事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他们还都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交往的快乐。但是,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具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编自宋全成《欧洲启蒙思想中的两大派别之比较—以自由平等观为例》

材料二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看来,私有财产权利能实现保护个体权利的重任。然而,财产所有者毕竟不是社会的全部。作为人类的一员,贫乏者本该享受自然的馈赠,如今在私有财产权利的法权限制下却无法获取正常生存所需。劳动创造了私有财产,但对于弱者来说,劳动成为奴役的工具。劳动能为财产所有者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他们用这些他人劳动创造出的数量更大的财富稳固实现对劳动者的奴役。个体不是生活在孤立的现实中,仅仅保护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扩展源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并最终作用于个体,使其停滞不前。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扩张源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如若将人类的共同体打散成孤立的原子,这样缺乏交往的状态只会带来固守与蒙昧。

——摘编自吴杰《近代西方私有财产权利观念的考察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和卢梭对私有财产拥有不同看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私有财产权存在的缺陷及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