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2018-03-17更新 | 905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方著作《泰阿泰德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这体现的是
A.美德即知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生而平等
D.天赋人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2020-06-25更新 | 12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山西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次四校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加尔文认为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的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这一主张有利于
A.巩固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天主教的禁欲主义思想
D.拉近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2018-09-03更新 | 33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5 . 乔托(约1266-1337),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下面是他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过。这表明乔托
A.追求平等和民主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反对教会的统治D.擅用浪漫主义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
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
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C.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
2018-02-02更新 | 6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法国启蒙运动
C.欧洲宗教改革
D.英国光荣革命
2018-06-19更新 | 22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市直)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A.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B.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C.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篇文章评价欧洲某一转型时期“是各个阶级在不抛弃基督教宗教情感的前提下寻找自己理想社会模式的时代”。符合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A.文艺复兴中的艺术作品多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改革者们纷纷支持先定论以发展资本主义
C.启蒙运动中科学家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以宣传理性主义
D.资产阶级革命中人们抨击君权神授理论宣传民主共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文德尔班所写的《哲学史教程》中讲道:“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同命令从何而来是否正当。在_____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于什么。”横线处的内容应是
A.智者学派
B.泰勒斯
C.苏格拉底
D.《十二铜表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