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中国是否发生过文艺复兴,有的人说,有!不仅有,而且从先秦、汉唐,到宋明、清末民初,发生过多次。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影响最深的思想文化运动应该是发生在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成功的标准: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是否已经渗透到大众文化中并成为主流价值观,是否已经转化为主导性的政治法律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运动显然并未达成这一目标。

材料二:西方的启蒙运动从广泛上来讲还可以认为是从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到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近4个世纪的发展。在启蒙运动中,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首先对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的抨击,破除人民对宗教的迷信,这些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蓝图进行描绘与展望,为西方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这场持续一个世纪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摘编自王安邦《中西方启蒙运动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结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将手写的拉丁文《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登堡教堂门口,不久后他便收到了从德国南部倒流回来的印刷本《九十五条论纲》。这表明
A.抨击教会引起共鸣
B.西欧识字率在增长
C.德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2019-04-11更新 | 389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狄德罗曾高度评价《四书》《五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这说明
A.中国文化为西方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B.中国文化与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C.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D.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尼古拉・比萨诺是中世纪宫廷文化培育的艺术家,其大理石浮雕《最后的审判》背景有宗教教义描绘的场景,受罪人被恶魔折磨,受罚或得救的灵魂都以现实个体的人的形象,而非程式化的出现,在大街上能找到他们的容貌,看到的人可以想象到他们的身体走路或起跑的样子。这一浮雕
A.表明基督教仍然严格控制思想
B.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
C.描绘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遭遇
D.具有典型中世纪宗教画特征
6 . 【加试题】人类历史往往以螺旋式重复为发展的形态。西方人文主义在古代和近代分别经历了从自我意识觉醒、道德理性觉醒到社会政治理性觉醒的螺旋轨迹。与上述轨迹比较吻合的排列是:
A.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智者学派和彼特拉克、莎士比亚、宗教改革家
B.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和薄伽丘、莎士比亚、启蒙思想家
C.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但丁、马丁·路德、孟德斯鸠
D.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薄伽丘、莎士比亚、康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8 . “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   
A.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
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
C.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
D.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底层群众
9 .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B.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C.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019-05-13更新 | 503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2018-06-09更新 | 7658次组卷 | 115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4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