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神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第一次工业革命D.近代科学的兴起
2021-12-01更新 | 443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路德教反对教皇权威B.路德教主张“因信称义”
C.路德教麻醉了人们的思想D.路德教具有双重作用
3 .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创立民主法治社会D.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2021-11-20更新 | 256次组卷 | 70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宗教改革后,新教伦理把获得财富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这体现了宗教改革运动
A.形成了因信称义的观点B.反映了资本扩张阶段的罪恶
C.推动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
5 . 孟德斯鸠的著作是
A.《哲学通信》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据此可知,“他”主张
A.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追求真理,理性思考D.人是认识的主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丁.路德认为社会应由国王、诸侯、贵族来统治,“人与人是不能平等的,些是自由的,一些是被人奴役的,一些是领主,另一些是臣民”。这表明了马丁·路德
A.并未真正践行“因信称义”B.改变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C.依然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D.促进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
8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401次组卷 | 62卷引用:安徽省濉溪县濉溪二中,孙疃中学,临涣中学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从中古时期到1400年间,中欧和西欧的所有文学都是用拉丁语来写作的,但到15世纪时,地方文学和民族语言兴起,如英语、法语、日耳曼语已经形成,同时民族文学也渐渐兴起。这些现象的出现
A.动摇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B.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C.成为拉丁语衰败的根本因素D.直接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10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9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池州东至县二中高二上段测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