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薄伽丘认为,人应当接受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和谐发展,既健康、俊美,又聪明勇敢。据此可知,薄伽丘
A.崇尚科学知识B.具有人文精神
C.宣扬理性主义D.强调现世享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2020-07-09更新 | 8085次组卷 | 79卷引用:河南省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2020-07-08更新 | 8405次组卷 | 79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县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
A.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B.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
C.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2020-06-20更新 | 54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批判欧洲暴政时,他们提倡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在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时,他们又极力证明中国是典型的专制主义暴政的东方国家。上述变化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A.借中国文化反对君主制度B.对中国的主张摇摆不定
C.借中国之名行反封建之实D.试图重新解释中国文化
6 . 近代欧洲某一时期,人摆脱了在基督教神学中的卑微地位,一跃成为有能力去理解上帝旨意并为上帝服务的主动性对象。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经典力学
2020-05-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还是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
A.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B.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
C.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
8 . 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千古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私”.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B.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
C.体现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D.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
2019-11-08更新 | 26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
A.否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迎合资产阶级上层心理
C.对平等内涵缺乏理性思考
D.思想观念由激进变为保守
10 . 18世纪80年代初,法国学者雷纳尔提出问题:“美洲的发现对人类是福音还是祸害?如果它是福音,我们靠着什么手段来保持促进其带来的好处?如果它是祸害,我们靠着什么手段来弥补其带来的损毁?”促使雷纳尔发问的可能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引发殖民潮
B.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影响
C.启蒙思想肯定人的自然权利
D.美国独立引发反殖民浪潮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