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意在
A.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败B.放弃对基督教的信仰C.赞美和追求自然的人性D.歌颂人间的仁爱友谊
2 .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2016-12-13更新 | 4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赞美成吉思汗:他又勇敢、贤明、富有、守信、遇事仁爱、公正、生性稳健、象大地的中心一般;他又年轻、活泼、坚强、善战、如朝廷中任何一个武士。其根本目的在于
A.弘扬开明君主的统治
B.批判中国传统的文化
C.讴歌人性力量的伟大
D.推崇尚武轻文价值观
4 . 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0—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
2016-12-12更新 | 138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克思在评价德国宗教改革时说:“新教即使没有正确解决问题,毕竟正确地提出了问题。现在问题已经不再是世俗人同世俗人以外的僧侣进行斗争,而是同他自己内心的僧侣进行斗争,同他自己的僧侣本性进行斗争。”这表明新教
A.未能打破天主教垄断局面B.使世人摆脱了天主教束缚
C.引发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D.有利于世人完成自我救赎
6 . 人们之所以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想
A.批判封建专制,对新社会提出设想B.抨击天主教会,提倡自由平等
C.批判宗教,提倡理性D.否定王权,提倡民主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8 . 梁启超曾自述道:“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都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