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7 道试题
1 . 在西方,近代精神既表现为理性获得了胜利,又表现为宗教走向宽容的历史事件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对教学情境和过程的安排,并不预先显示出他已经知道答案,而是带着许多问题去探讨。当学习者得到一个暂时答案时,他就进一步提出问题去检验其正确性。……他似乎总是在思考自己的方法,总是不断地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学方法。”这里所描述的是
A.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程朱理学倡导的“格物致知”
C.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育D.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
3 . 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D.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杰斐逊曾经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对这两句所体现的政治原则归纳最完整的是(     
A.人民主权、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天赋人权
C.民主法治、分权制衡D.三权分立、自由平等
2013-12-31更新 | 8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5 . “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     
A.薄伽丘B.但丁C.马丁·路德D.卢梭
2013-12-31更新 | 8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6 . 关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被国人嗤之以鼻的中学教师“范跑跑”,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尚品质,应受到国人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类似
A.泰勒斯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2013-12-31更新 | 10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7 . 19世纪法国美学家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提到:“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果竟奉为偶像,在地上颂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为神明。”这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什么思想(       
A.神明至上B.人文主义
C.禁欲主义D.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贝尔尼尼(1598—1680),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筑。他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该处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最为准确的是
A.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伟大的艺术工作者
B.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
C.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师
D.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实仆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珍视个人的思想,敢于表现个性
10 . 但丁在《神曲》中强调人所赋有的“自由意志”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他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其所处时代的准确理解是
A.宗教改革运动兴起B.资产阶级革命与掌权
C.资本主义兴起和初步发展D.思想启蒙的理性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