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西方对“人”的看法

材料   5世纪至20世纪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时间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5世纪被称为基督教“圣人”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注:《上帝之城》后来成为基督教的经典之一)。
16世纪拉伯雷在《巨人传》中人物之一的高康大,刚刚出生时一天要吃一万七千多头奶牛的奶,不到两岁就长了一个十八层的下巴。从三岁到五岁,他的生活就是喝、吃、睡;吃、睡、喝;睡、喝、吃。
18世纪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必须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邦联掌控下的州之奴隶最迟于186311日后当被解放。”1865131日国会通知各州议员批准将成为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的法案,其禁止美国国土上任何的畜奴行为。
20世纪前期19147月,大约2379万女性公民中,就业总数为590万;到19187月,就业妇女总数达83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自愿为国效力。1918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法案,600万年满30岁的女户主获得选举权;1927年,英国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人对“人”的看法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以收藏丰富的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每天观众络绎不绝。以下是部分藏品。



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一份观后感。(要求主题突出,史实明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启蒙运动“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把批判功能与生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

——【美】彼得·盖伊《我为什么写<启蒙时代>》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成就
17世纪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政府论》出版。
18世纪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3》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赵氏孤儿》是中国元初剧作家纪君祥的一部元杂剧作品,18世纪传入法国后,由伏尔泰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9.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围绕“15、16世纪以来的西欧与资本主义世界”,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0-05更新 | 3209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社会历史进程,是国家朝气蓬勃和事业进步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当旧的制度、体制阻碍社会发展的时候,文化对新的制度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纵观历史,思想文化的解放,常是国家政治经济急剧变革的先兆。那些蕴涵着新思想的先进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并逐渐渗入到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当中,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巨大力量。因此,人类历史上新的制度或体制战胜旧的制度或体制,文化起到了内燃机的作用。

——摘编自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 .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事件,其对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发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作用将有以下可能:

(1)纯粹神学意义上的,也就是说这种变化仅停留在宗教和精神的领域上。

(2)包括一种社会改革的内容,它将影响人们现实的生活方式,并且将会在欧洲的历史发展中留下鲜明印记。

(3)在 制度和结构的层面上进行改革,它将同德国社会的近代化相联系,成为欧洲近代社会改革的巨大推动力。

——摘编自朱孝远《宗教改革与德国近代化道路》

评述材料中的观点(任意种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09-03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思想启蒙与科技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交织在一起。在中世纪接近尾声时,思想启蒙的火种开始点燃整个文明的世界,这一进程在地中海出现,继之以西欧英法德等国,更扩展至大西洋彼岸的美洲。人文精神被人类转化成知识,知识发展又不断催生、形成科学体系,这种关联发展使得启蒙成为了科技的先导。

然而,人们曾经长期认为自己无法抗拒神和大自然的威力,应当顺从地存活。欧洲人在1500前后用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拓展了认知边界,此后一直试图以科学技术带来的理性认知对抗迷信与蒙昧。在整个近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领域都在阶段性地更新人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科技不断为思想启蒙开道。

——摘编自霍克海默《启蒙的辩证法》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


图为欧美近代以来大事件简表,请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