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4 道试题
1 .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赴海外求学思潮大致经历了由表及里四阶段。这(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1895年甲午战争军事为主
1895年甲午战争至1905年法政为主
1905年清末新政至1918年工商为主
1918年新文化运动至二十世纪中叶学术为主
A.反映出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说明了中国社会需求人才的变化
C.反映出中国人对社会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
D.回应了中国社会时代主题的变化
2024-02-01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干脆把 Democracy一词译作平民主义,而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等译法,“平民”一词充斥报刊,成为极时髦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     
A.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B.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C.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D.力图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3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道器”和“西学”篇中巧妙地将政教刑法摒弃于“道”之外,并归结为人学,使其居于“道”、“器”之间(如下图所示)。这一理论(       
A.动摇了封建理论的根基B.折射出全面西化思潮出现
C.有利于其新思想的传播D.主张推翻传统的君主政制
2023-12-1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三)历史试题
4 . 新文化运动对孝德批判源于一篇文章《非孝》,该文作者原本是一个坚定的儒学卫道者。但经历了母亲患病后,父亲认为母亲已是必死之人,不必再花钱去治疗,父亲的冷漠让他万分失望,他一方面想帮助母亲治病,又不想违逆他的父亲,他整个人发生了转变,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的“孝”是一种不自然的、单方面的、不平等的道德。由此可见,该文章的主旨是(     
A.反对奉养父母和养育之人B.否定儒学倡导的伦理道德
C.猛烈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D.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成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今宜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康有为此说旨在(     
A.传播西方艺学知识B.提高民众识字水平
C.扩大变法阶级基础D.探索启民富国道路
6 . 20世纪初,“海上详籍初行,社会口语骤变。报纸政吹文明,法学哲理名锦,稠叠盈幅”,学者们疾呼“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1915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正式面世,当中收录的全部是中国经、史、子、集等典籍中用过的词语,解释的全部是这些词语在文献语境和思想建构中具有的本来意义。由此可知,《辞源》的出版(       
A.体现传统文化的开放性B.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C.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2023-09-15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而文言文多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文言文中常有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国人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等都在历代的文言文中得到了保存,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

——据王力主编《古代汉语》

材料二  如果从20世纪初期算起,现代汉语的形成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百年

汉语的发展历程中,“欧化”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伴随,把欧化概念用于文学及语言,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最早发端于傅斯年,他提出“欧化文学”“欧化国语”以及“欧化的白话文”等概念。具体说来,欧化的白话文首先是西方的地名、人名、器物名以及制度文化层面的新词语直接用西方字母表达,其次是汉语的词组、句法、句子结构发生了不少变化,主要是句子变长,句子结构分为主语、谓语、宾语等。在此过程中,汉语出现了“欧而不化”的现象,写出不中不西的语句,使汉语不通、不简、不洁。

——据刁晏斌《汉语的欧化与欧化的汉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言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汉语欧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3-09-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19·纲要上第1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8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政府实行以银两为主、制钱为辅的传统货币制度。道光年间,由于民间制钱私销私铸,“钱贱银昂”“官民商贾胥受其累”。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外国银圆普遍在中国流通,动摇了当时货币制度。对此,林则徐提出了自铸银圆的思想主张。他提出以自铸银圆取代洋银,每一枚以纹银五钱为准,照制钱之式,一面用清文铸其局名,一面用汉文铸“道光通宝”四字;银钱两枚合纹银一两。这样既集中了外国银圆携带和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且以足纹铸造,避免如外国银圆那样色低践平造成对广大人民沉重剥削的弊端。

林则徐的货币改革,以“贵在流通,在便民”的思想贯穿始终。一方面反映了他具有鲜明的为维护国家权益、富强国家、保护人民利益的经济思想;另一方面反映了他注意外国先进的事物,善于吸收新的知识养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林则徐自铸银圆的思想主张仍然没有完全跳出白银货币的框框,没有认识到外国银圆本位币体制的科学内涵。

——据唐岱蒙、唐嘉历《林则徐的“官铸银”货币思路与实践以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则徐货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林则徐货币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简析其启示。
10 . 在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发表了《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论述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提倡要大力普及美术教育。1920年,他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文中,把新式教育方针归纳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并将其宗旨确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A.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综合素养B.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C.完善了国家的美育课程体系D.继承了传统的教育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