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依据材料一,指出“皇帝被打倒”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袁世凯复活》一文中言道:“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为恶果,非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尽,无数废共和、复辟帝制之袁世凯,当然应运而生。”陈独秀意在
A.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B.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C.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的认同D.指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022-05-31更新 | 832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与国家、人民的事业毫无关系,不过充当了帝王的“政治教科书”;要求历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这突出反映出此时的梁启超
A.深刻思考国家民族命运B.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
C.主张全面开展维新变法D.新史学观念较为激进
2022-05-1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五)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约有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需要吸收外来学识。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将汉学传回了欧洲,利玛窦翻译的《孔子四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1682年耶稣会士向教皇呈现了400多部中国典籍译本。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泰、亚当·斯密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崇拜者。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

材料二   西方思想的涌入,始于鸦片战争前对《圣经》和宗教小册子的翻译。18611895年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其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这段时期,从英美国家翻译来的著作占全部的85%。1895年后,对西方作品的翻译不仅局限于军事和技术方面,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19021904年的全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5%,哲学和文学占11.3%,其中译著来自日本的占62.2%。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中国和西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译著外国作品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2022-05-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0年5月,北京《公正周报》一评论写道:“自《新青年》杂志以新文化号召以来,一时风靡全国……故胡适之、陈独秀等辈出,登高一呼,全国遂群起响应之。”此评论可用来佐证
A.胡适之是最先开展新文化者B.新文化对思想界影响巨大
C.《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D.旧文化已被知识界所抛弃
6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主题是
A.新兴力量的崛起B.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C.国家出路的探索D.清政府权威的丧失
2022-04-11更新 | 452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梁启超意在
A.赞美明治维新的成功B.反思救国道路的理论缺陷
C.为百日维新摇旗呐喊D.强调中国军事改革更迫切
2022-03-31更新 | 587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
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2022-03-29更新 | 1768次组卷 | 49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阶段(1918~1927年)著作文本统计简表(单位:种)。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类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早期主要经典中译文著作海外马克思列宁主义早期主要中文诠释本国内马克思列宁主义早期诠释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主要文本
数量15874217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告终结B.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出路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日渐高涨D.马克思主义完成中国化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反思西方文明的思潮。代表性的言论如下:

陈独秀

“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

李大钊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胡适

“在今日强权世界,此等妄言(注:指否定中国对青岛胶州湾主权),都成确认,世衰之为日久”

梁启超

“现在所谓光华灿漫的文明,究竟将作何结果,越想越令人不寒而栗”
这一思潮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使中国知识分子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C.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方向D.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苏俄革命的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