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重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2020-09-21更新 | 33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处应该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九年间,又有人创新文学之论,谓著书宜即用现在的口语。于是白话文大为风行。此事于教育亦是很有利的。但其功用还不止此。因为文学思想,本是人人所同具。但是向来民众所怀抱的感想,因限于工具,无从发表,而埋没掉的很多。从白话文风行以来,此弊亦可渐渐革除了。”

——吕思勉《中国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成为时尚,部分教科书改为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白话文用民众通行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思想,代表着进步和未来,是新文化的标志。大量白话文教科书的产生,是民国时期教科书走向成熟的标志。”而学者们还编写了很多书信,如1920年的《白话书信》,就展现了国民新的伦理精神和规范,包括男女(同学)平等、婚恋自由、个人主义等等。

——摘编自靳志朋《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有人创新文学之论”的内容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019-01-30更新 | 5837次组卷 | 84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30更新 | 3594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7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2016-11-27更新 | 11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有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说:“凡道理、智识、文学样样都该学外国人,才能生存于20世纪,做一个文明人”。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孕育了维新变法思想B.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D.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器物制度文化B.器物文化制度
C.文化制度器物D.制度文化器物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主之君,立宪公之民;家全国,立宪公全国”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