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上涌现出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北大荒人》《冰山上的来客》《英雄儿女》《雷锋》等电影和舞台剧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这些作品
A.发挥了革命教育的功能B.是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
C.是左倾错误影响的结果D.根植于丰富的艺术想象
2 . 下表所示为1960~1963年我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变化概况。这一变化
年份 19601963
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
校、农业中学和技工学校等
学校数量31 001所5 878所
在校生人数503.5万人83.78万人
教职工人数51.38万人18.19万人
普通中学学校数量21 805所19 599所


A.反映了中等教育的主导地位B.服务于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
C.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D.推动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2021-09-15更新 | 54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 . 文化方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________________“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全社会弘扬________,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________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教育经费连年保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3)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增速超过10%,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
(4)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创作弘扬________。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文学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
(5)中国文化加快________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________
2021-12-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次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A.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B.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D.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2021-12-27更新 | 2681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下图所示是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报》的头条报道。该报道中的这一科技成就
A.打破了美苏对航空技术的垄断B.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安全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021-12-25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6 .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事业D.有利于国家意志的贯彻执行
7 . 1962年,国家批准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一头是农业和有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头是配合国防尖端的科学技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通过八年科学技术规划,把农业、能源、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八大领域和学科放在突出地位。影响新中国科技规划的主导因素是
A.新技术革命B.国家安全需要C.国际国内形势D.国家发展战略
8 . 下表为新中国以来科技发展简表。材料体现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苏联生物学领域出现摩尔根学派与李森科学派的学术争论,中国自然科学深受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仅有600多名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科学技术人员不足5万人,仅有的30多个专门科研机构中有些已经名存实亡
1964—1976年“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抗疟新药复方蒿甲醚、“哥德巴赫猜想”等
改革开放新时期“北斗”“天眼”“天宫”“人造太阳”、神威“太湖之光”、高铁等

A.新中国以来科技领域的重大发展B.苏联学派之争导致中国科技落后
C.“文革”时期中国科技举步维艰D.新时期中国各项科技都领先世界
2021-11-12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72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

首次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410日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5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

813-9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19783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光明日报》转载此文。

12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唐培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11-09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之伟大的历史转折·随堂练习B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