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形势,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明确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未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这一决定对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并不单单指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人才。要真正适应市场的要求,学校还要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适应市场要求的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市场发展的这一要求,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在课程设置这方面尽量向适应市场发展的方向倾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献而就,所以我们应稳扎稳打,不可急躁。

——摘编自宋玫颖《教育改革重要性探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条件,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时期教育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80年后,我国高校中出现了非财政性教育经费,1990年后,逐渐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1988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9年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普通本科、高职、成人高校共有2311所。由此可知
A.市场体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改革逐步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促进教育人才多样化
D.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3 .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D.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4 .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把中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人轨道。这次发射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回眸历史,“长征1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预定轨道是在
A.1964年B.1967年C.1970年D.1984年
5 . 2020年4月2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纪念我国取得某项研究50周年云展览(如图)。“某项研究”的成果应该是
A.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B.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D.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6 . 《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中写道:“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那蘑菇状烟云是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那以报纸、广播传出的新闻,是用彩笔写在万里云天上的万金家书。”“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发,得益于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④优秀科学家的奉献创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谁掌握着科技创新的话语权,谁就掌握着世界的未来”。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中,属于世界首创的有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②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④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07-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下列属于改革开放科学成就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B.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中国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9 .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与下表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时间重大成就
中国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②
2003年中国在③成功了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的④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A.1964年 人造地球卫星 西 昌 生物工程B.1965年 气象预报卫星 罗布泊 核技工程
C.1970年 试验通信卫星 酒 泉 探月工程D.1973年 探测月球卫星 太平洋 深潜工程
2020-07-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1956 年,在中国社会的变革历程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56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下列各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②强调了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③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          
④明确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