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重新确定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反映了
A.“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探索
B.社会主义教育改造基本完成
C.“立德树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D.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加强
2 . 1956年,“双百方针”一提出,中国作协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和研究如何贯彻这一方针,并根据这一方针的精神总结以往的工作,尖锐批判文艺创作中的教条主义倾向。表明双百方针
A.引发了文艺领域混乱
B.得到了文艺界的响应
C.推动了文艺科技发展
D.在贯彻中遭到了挫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98年,有一机构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提出“三个面向”;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019-01-30更新 | 1407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5 .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019-01-30更新 | 151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部分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出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3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尽力实施切合国难时期需要之教育,即着重于抗战与建国并行的教育方针。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B.“双百”方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C.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D.人才培养标准以西方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从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丛书”、“走向来来丛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D.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
8 . 五十年代以后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一些政治运动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B.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
C.不同的学术观点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学术观点代表不同的学术派别
2018-01-18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2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调整前,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性院校55所,工科院校33所,师范院校12所,农林院校17所。调整后,全国高等学校减为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3所,工科院校39所,师范院校32所,农林院校29所,工科、师范、农林等科类的学生人数从7.04万人上升到13.84万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政法类在校生也从37682人下降到3830人,由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下降到2%。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

        ——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