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C.“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
D.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是1998年的6倍;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3%。这反映了我国
A.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
B.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
C.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D.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的发展
3 . “‘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B.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C.“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2019-05-10更新 | 2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乌丹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据统计,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之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共有50个,而在此之后到1972年底,不到8年的时间内,就有4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中国
A.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B.推动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D.核武器研制成功提升国际威望
2019-04-26更新 | 223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平煤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据此可知,毛泽东认为新中国的教育应
A.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C.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觉悟
D.突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6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周恩来的谈话
A.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019-04-18更新 | 24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33次组卷 | 61卷引用:内蒙古北重五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2019-01-30更新 | 169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2019-01-30更新 | 465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民族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019-01-30更新 | 5150次组卷 | 6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