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1946~1965年全国中等学校学生人数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


备注:中等学校包括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工农中学及预科、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附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1-10-12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文学革命与中华优秀文化。

材料一   胡适、陈独秀发动的文学革命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白话为工具建立“活的文学”、“人的文学”,并提出“为立国而造人”的口号。在文学革命推动下,各地文坛纷纷创办白话文刊物。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国语”,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北京各区政府和社会团体还办有半日学校、识字班等教育机构。这场“阅读革命”把民间文化思想和词汇带进贵族文学里,使传统社会的权威基础得以动摇,把以文言文为工具的精英文化改造为白话文为工具的大众文化。从1920年初开始,“改造国民性”、“主体性和唤醒”成为文学革命的新口号。

——摘编自逢增玉《对文学与人的改造与设计的思想及其历史实践》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轻视和忽略文言诗文教学的时期。2001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1世纪,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上的趋同化现象,它将模糊原有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本民族的文化越有活力,越是刚健、自信,就越能自由开放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员。

——摘编自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学革命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3 .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方言纷歧的状态与国家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推广普通话成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1956年,国务院成立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各地相继制订实施方案。从1956年秋季开始,绝大多数地区小学开始教学注音字母,中小学教师开始使用普通话教学。依托于基层党组织的推动,1958年,推广普通话运动也随之在基层社会开展起来。“请你讲普通话”“统一祖国语言,提高人民文化”等标语口号,墙上、树上带有拼音字母的流动识字牌大量出现。各地将当前的政治、生产内容编成问答题要求用普通话回答,并在生产和日常休息时间,开展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学习活动。至今,“学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已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意识。

——摘编自崔明海《1956-1960年推广普通话运动在农村的开展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6-1960年推广普通话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6-1960年推广普通话的运动影响。
4 .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着属于各自时代的精神烙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锡4位乡村秀才的科名之路与废科举后的境遇

丁鹏振16岁负笈入城,19岁中县试;废科举后肄业于南菁书院,时同窗都留学日本,其因家庭因素遂在小学任教员、以及乡议会议长等职。
蒋标少时研求数理化等新学。后风气渐开,以算学、汽学两科中生员。废科举前任高小算学教习、小学校长,后任荣巷女学教员。入民国,以经商为主。
俞霖23岁中生员,后设馆授徒为业;1905年肆业于南菁高等学堂,归乡设改良私塾。入民国,任乡董、县立实业学校教员。
俞家振21岁中生员,1907年肄业于江湾蚕桑学校、苏州政法学堂,任无锡自治筹备参议员。入民国,任县议事会议员、省立育蚕试验分所所长、县公署第四科科长等职。

——据蒋标等《锡金游卓同人自述汇刊》整理

材料二   1949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应着重为工农大众服务。19515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提出“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19519月,周恩来向参加京津两市高校教师学习会的3000余名教师作了专题报告,要求知识分子“从民族立场进一步到人民立场、更进一步到工人阶级立场”,要为人民服务。1951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全会上特别指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废除后中国江南乡村士子的择业倾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培养知识分子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培养产生的重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中超过4亿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以上。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也找不出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来。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是关键。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全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扫盲运动从5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10年间先后有近一亿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得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新中国扫盲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开展扫盲运动的特点并简要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开展扫盲运动的重要意义。
2020-06-2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20届高三6月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取得的工业革命中家庭消费观念的变革影响着民众受教育的行为和理念。通过一种经验性的、自发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的教育体系。英国既有的私立教育系统,如伊顿公学,主要是贵族教育;也有学徒制的工业教育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生产经验和技巧,为工业革命生产线培养人才;良好而完善的宗教和慈善教育制度,则是面对平民的教育,保证了英国初等教育的普及化。这些,产生了英国工业化的基础,并实现了英国工业化的飞跃

——摘编自周详《工业革命与英国教育的兴表》等

材料二   1952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调整前,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性院校55所,工科院校33所,师范院校12所,农林院校17所。调整后,全国高等学校减为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3所,工科院校39所,师范院校32所,农林院校29所,工科、师范、农林等科类的学生人数从7.04万人上升到13.84万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政法类在校生也从37682人下降到3830人,由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下降到2%。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

——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一“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英国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比较中英两国教育改革的异同,并分析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下,开展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及合作办学,建立起一批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2002年,先后有708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2所综合性的高校;有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实体。同时,教育部还进行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不断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目录,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已由1998年的504种削减到249种。我国高校文、理、工、农、医分校和学科单一及专业狭窄的状况已有所改善。

——摘编自李建强等《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2019-05-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龙泉中学、随州一中、天门中学三校联考2019届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内介绍和传播。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热潮的主要特点,并比较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留苏热”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概括与新中国初期相比,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