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看法,出现了百家争鸣。

材料四 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3)任意列举两例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社会和谐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新法”的主要内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有了大幅度发展,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变法运动逐渐成为战国的一股潮流。

——摘编自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5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材料二   “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变社会动乱为“社会和谐”,贯穿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始末。

主张出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各学派围绕“社会和谐”提出的主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体现。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图》。

——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崩溃时代,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在同一时期,希腊也有一批知识分子为后世西方文化提供了重要养分,当时许多希腊城邦都有追求学问的人,他们致力于思考抽象的问题。

——摘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普世价值观念的思想核心,列举同一时期古希腊两位杰出的思想家及其主张。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为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2)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然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的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

材料四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摘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5)根据材料四,指出近代中西方启蒙的不同侧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学,其风甚笃”。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
2019-10-16更新 | 63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
8 . 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并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和认识论。南宋以后儒学居于怎样的地位?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影响。
2019-02-20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运城中学、芮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当政时期,在临淄的稷门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当时稷下曾先后存在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以及博学而无所归属的学者。在稷下有定期的学术集会,稷下学宫的讲学已经超出了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显得更为正规。为了鼓励学者们进行理论探讨,齐国君主让学者们“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齐宣王当政时,齐国势力强大,却能向士人折腰求作学生。正由于此,致使天下学者竞相来齐。

——摘编自王志民《稷下学宫与轴心时代》

材料二 早在东林书院建立前,明朝政府已有三次禁毁书院之举。1604年,顾宪成等人创建了东林书院。东林书院讲学比较拥护程朱学说,反对引儒入禅、不务实用的王学末流。讽议朝改,反对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东林书院开创的独特新学风。顾宪成宣称:是非者,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无庸效市贾争言耳。随魏忠贤势力扩大,朝廷下令焚毁东林书院。黄宗羲认为:东林讲学者不过数人耳,其为讲院亦不过为一郡之内耳。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阉者谓之东林,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也。

——摘编自熊红《试论东林书院与明柬政治的密切关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稷下学官”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东林书院与稷下学宫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所学,分析东林学院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虽然内圣外王是由道家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阐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儒家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内圣外王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的。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儒家的“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荀子说:“人生不能无群。”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无非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这个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当自我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时,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儒家“内圣外王”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又注重对民众的教化,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就要将这种道德思想与国家政治相结合。才能把这种道德思想落实到现实之中。这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最好的例子就表现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上。孟子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认为个人修养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治理国家……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三 在东西方文化中,内圣外王哲学王是两个绕不开的概念。二者发轫早,源流长,影响深远。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也是柏拉图一生的信念。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这一乌托邦愿景,影响一代又一代西方思想家,亚里斯多德较乃师更为现实,但是也没有绕过哲学王”……谁可以内圣外王,谁能成为哲学王?柏拉图将除去哲人、知识阶层以外的阶级排除在权利中心以外,认为哲人是少有的,只有具有伟器的人方可为之,毫无疑问,这是精英主义。由精英统治庸众。东方则不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无所谓贤或者不肖,是不为非不能,不仅告诉你可以成为智慧人,而且告诉你方法,比如慎独修身。所以东方无所谓精英,只有士大夫,不是坐而论道脱离群众,而是引导群众,发智明德,使努力向学,大家一齐动手,最终天下大同

——摘编自《联合参谋学院》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是怎样表现“内圣外王”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内圣外王”思想的特点与柏拉图的主要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内圣外王”思想与“哲学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017-12-08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