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墨子生息的邹鲁小邾国学术昌盛,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所以当地人喜好学术、技艺。除儒家思想外,这里还保留着夏商遗风,尊天、重鬼神的观念还有一定的影响,这在墨子的思想中也有所反映。墨子是个手工业劳动者,他的门徒也大都是小手工业劳动者,他们长期劳动、生活在普通民众当中,认为天下之大患,在于“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只有亲身受过劳作之苦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感受。

——《墨翟与<墨子>一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子思想产生的条件。
(2)如果我们要研究墨子的出生地,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哪一个。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论语》B.《老子》C.《韩非子》D.《墨子》
3 .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出自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21次组卷 | 7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先秦某一思想家认为:“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该思想家
A.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B.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影响较大
C.希望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D.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墨家认为,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民众财富和精力。这种思想的根源是
A.墨家主张节俭
B.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C.儒家思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D.儒家思想代表统治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墨子·亲士》中云:“人国而不存在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的局面加剧诸侯争霸
B.墨家的主张未对政局产生影响
C.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时代需求
D.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不同的人与人交流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这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性格差异
B.个人职业不同
C.个人品德参差
D.生活环境差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B.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D.儒家、墨家
2018-03-14更新 | 286次组卷 | 3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2018-03-05更新 | 419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