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2019-01-30更新 | 1535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3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三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以上思想反映的诉求应属战国时期
A.贵族阶层
B.地主阶级
C.游士阶层
D.小生产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2019-01-04更新 | 107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   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只是政治的演变往往有明确的界标,而文化的变迁却没有清晰的标志。

——胡宝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2)如何理解材料二“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地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作为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8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道、法
B.儒、道、墨、法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
A.违背宗法等级观念
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
C.宣扬积极救世情怀
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
2018-09-29更新 | 832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后面的文句最可能是
A.“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
B.“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C.“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D.“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