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孟子主张“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墨子则提倡以治天下为事的圣人“兼相爱,交相利”。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迥异B.学术观点相同C.政治立场有别D.生活态度接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韩非子认为:“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反映该时期
A.血缘政治不复存在B.顺应社会变革趋势
C.思想领域出现融合D.平民阶层诉求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评论先秦某学者时说:“他代表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提倡节俭、节葬。”该先秦学者最可能是谁
A.墨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列子杨朱》提到古时的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这在战国时期的上流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儒家、墨家等学派都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其中,墨家学派批判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应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B.节用、节葬C.兼相爱、交相利D.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同学在研究战国时期诸子思想时找到这样一些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与上述名句相对应的学派按顺序应该是
A.儒家、道家、法家、墨家B.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
(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韩非指出:“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淮南子》指出:“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仿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他们认为
A.墨子认为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B.墨子的学说对儒家思想造成冲击
C.墨子的思想完全背离了儒家思想D.墨子思想与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2021-01-24更新 | 105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

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9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2020-12-21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教育宗旨上,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孟子强调“明人伦”,荀子认为教育是后天的过程,应“化性起伪”,墨子突出生产劳动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韩非则积极实行教育改革、提倡法制教育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都重视兴办私学B.儒家在私学中占主导地位
C.教育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D.官学受到私学的巨大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