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材料汉武帝时期大事记(部分)
建元五年(前136年)设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博士
元朔二年(前127年)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本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
元狩四年(前119年)在各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组织盐铁生产、销售
元狩五年(前118年)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五铢钱统一由朝廷铸造
元封五年(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任选材料中的三则史事,提炼主题并用材料中的史实说明它们与主题间的关系。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先秦时代,《诗经》有两个名称:一个简称为《诗》,另一个称为《诗三百》。汉武帝时,认为孔子整理过的书,可以为人们常法,尊它为经,确定了《诗经》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A.统治思想影响文学作品地位B.民间诗歌深受统治者的喜爱
C.文学成为维护专制的工具D.诗歌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2021-03-22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对下列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史记·孔子世家》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旨守、尉杂烧之
汉武帝时《诗》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成为《五经》之一

A.西周以诗为考查官员政绩的依据B.孔子整理《诗》的目的是为“复礼”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021-02-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非心,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百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而法度可明,民所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据《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李斯、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人思想的异同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

汉武帝时代将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这一变革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了“以法为本”,强调文化教育是“为政之首”,有着不宜忽视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上册)

北宋中期,儒家知识分子鉴前代士人之失,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他们“毅然以天下是非为己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风与时局的趋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李贽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

——百度·百科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同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三,概括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
(3)分析明清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2021-04-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社会化是指在国家政权的倡导和推动下,将儒学理念灌输给社会的各个阶层,使之成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认知。随着汉代儒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汉代统治者践行儒学理念,使儒学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之中,并成为官更选拔的标准,提高了人民羡慕儒学的积极性。他通过建立信学教育教化依系,使士人普遍经历了一个儒学化的过程,并通过士人阶层向民间社会传播浸润,使儒家的价值观得到普及。

——摘编自邓智旺《汉代儒学社会化成功的原因》

材料二宋家代学者在蒙学教育中增加了诗做文史,伦理成治等内为容。强调“治法国,来,平天下”胡瑗在主持太学时,按各个学生不同的各件和兴趣,把他们分开,使之互教互学,且时常对学生分别加以指导。朱熹等人亲自参与儒学教材的编写,完善理学体系保证教材的权威性,使理学原则通过学校广泛传播。这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在儒学社会化的历史进推中有其独特的标本意义。但儒学社会化制重于向受教育者灌输传统伦理,这实质上是一种束缚性教育。应当引以为戒。

——摘编自贾芳芳、宋学文《宋代儒学教育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社会化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儒学社会化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社会化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了传统儒学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的儒学思想家们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推动儒学发展的。

材料三   1915年开始,一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比辛亥革命更猛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地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就其内容来看,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有哪些特点。
2021-03-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中博士任教授,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起初,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往往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除经师讲学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经过严格挑选,在汉代大学执教的博士,一般来说质量较高,其中不乏一代儒宗学者。随着太学规模的扩大,愈加重视考试。

材料二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筑就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论断。我们回首建国后前三十年当时的新中国教育面临这样的两重使命:既要扩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迅速普及教育(即“大众教育”);又要通过正规化、制度化的教育,为实现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培养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即“精英教育”)。但在这背后,两种针锋相对的教育思路各自在自己占据主导的时段内造成和积累了难以弥合的缺陷,以至于改革开放之后教育体系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应对这些缺陷带来的困难。直到今天,还需要后人不断对它进行改造和加固。

——摘编自《毛泽东时代的四个关键词:教育医疗收入住房》


(1)概括汉代太学教育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列举毛泽东时代“两条教育路线”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021-03-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
A.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B.“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C.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D.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武帝从建元五年(前136年)到元光元年(前134年)五月的主要活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术取代黄老之学,成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国立太学中只设儒家《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其他诸子传记统统罢黜;不断从太学中选拔博士弟子加入官僚集团。上述记载表明﹐汉武帝
A.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B.传承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C.为封建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导致了非儒学学派的消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