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019-01-30更新 | 3406次组卷 | 97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统测历史试题
2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从“天下儒学”转变为“家族儒学”;哲学上从独尊儒家价值走向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并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教合一潮流弥漫B.佛教广泛传播
C.政治分裂战乱不休D.士人群体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
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
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2018-05-04更新 | 823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C.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021-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历史试题
6 . 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据此可知当时
A.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
D.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2018-09-03更新 | 515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B.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C.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
2019-11-19更新 | 33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宋时期人们注重服饰仪表,有“衣裳不知洁,人前满面羞。行时无风采,坐在下行头”的诗文记述;朱熹更指出“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据此可知唐宋时代
A.理学观念影响了生活服饰B.礼仪教养的准则深入人心
C.史料实证可借助诗文记述D.崇尚穿着折射了社会富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2017-09-09更新 | 310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历史试题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当时的思想家们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
A.老庄学说取得主流地位
B.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
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
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