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
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2019-09-29更新 | 44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宋明理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
C.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D.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2019-09-19更新 | 32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第一单元第5讲考点1魏晋至隋唐的思想、科技
3 . 写出中国古代传统儒学发展的历程。
2019-08-1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历史知识清单定时训练:中国古代思想
4 . 《魏略·西戎传》载:“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老子化胡经》中叙述老子西出函谷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老子化胡说”客观上
A.表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
B.证明了佛教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
C.有利于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D.顺应了三教合流的社会发展趋势
5 .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教、_____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__________
2019-08-10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历史知识清单定时训练:中国古代思想
6 . 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传播虽然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总体上推动着世界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之际中国“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主要例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旧世界为什么会产生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9-08-0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复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学作品往往也能反映当时的某些历史现象。唐诗《题宇文褧山寺读书院》中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亦云:“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这表明当时
A.儒生出世倾向明显
B.民间书院发展迅速
C.儒释道三家同质化
D.存在思想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
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
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
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
2019-07-14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晋时期,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道教学者葛洪认为:“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尊道贵儒质疑儒学的独尊地位
B.道儒并重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C.道本儒末改造传统的道教思想
D.援儒入道实现多元思想的融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三   王阳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王阳明的什么观点?
(4)材料一对材料二、三有何影响?

2019-06-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3课 宋明理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