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2020-07-12更新 | 8038次组卷 | 11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般若经》《法华经》”。这主要反映了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B.该道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和之势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许多士人对佛道思想持较为开通的态度,如白居易就主张“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这表明
A.思想文化走向多元化B.社会主流意识发生变化
C.理学思想已开始形成D.儒学正统地位不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晋孙绰(chuò)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
A.儒学独尊的局面仍未被打破B.儒学社会地位相对稳固
C.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D.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2020-01-14更新 | 510次组卷 | 4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
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
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
C.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
D.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史实的是
A.吸收儒家思想对道教进行改造
B.吸收佛教思想以丰富道教教义
C.形成了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
D.开始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019-01-30更新 | 3406次组卷 | 97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儒家学说内涵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 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官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率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他认为,性善与王道教化有着不相容的矛盾……对于荀子主张的……圣人性恶论,他认为这必然会破坏君主专制赖以成立的重要支柱,即圣人代天立道和行道的灵符。所以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较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讷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前贤人性论思想的态度及其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对儒学的补充和发展
(2)据材料二并结合唐宋之际思想界的状况,分析儒学为什么要走向“精微”?概括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发展中呈现的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