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时人评价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陆九龄)之意欲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由此可见,“此颇不合”是指
A.天理人欲的关系B.万物之本源
C.儒家伦理的地位D.理的求证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代王守仁说:“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其目的是
A.发明本心以“致良知”B.抨击程朱格物致知的烦琐
C.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D.针对知行脱节以矫正时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中叶以后,王学兴起,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该学说信徒众多,对旧制度、旧道德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下列属于这种“冲击”作用的是
A.引发人们对君主圣贤的质疑B.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被取代
C.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D.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弃
2020-09-05更新 | 53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题
4 . 程朱以“天理”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发万物的根源,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提出:“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可见,理学和心学的相通之处是
A.对天命理性的获取途径B.个性自主探寻天理
C.以道德理性为核心目标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理学家朱赢认为,人们道德境界的提升需要通过知明觉悟四个阶段,“知,谓识其事之所以当然;觉,谓悟其理之所以然”。这说明,朱熹理学
A.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探索精神B.旨在强化儒家道德伦理观
C.认识到外在事物对人的影响D.注重培养人们的自主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程颐认为,“后之儒者,莫不以为文章、治经术为务。文章则华靡其词,新奇其意,取悦人耳目而已。经术则解释辞训,较先儒短长,立异说以为己工而已,如是之学,果可至于道乎?”据此可推知,程颐认为“至于道”应该
A.取缔辞藻繁华的文章B.坚守内心的自我反省
C.立足探究事物的本原D.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朱熹认为儒家道德集中体现为五伦八德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与民众所崇尚的敬天法祖、长幼有序、崇德报功等心理相吻合。他编写的(家礼),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朱熹的这一做法
A.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B.促进了宗法制度的重建
C.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D.迎合新兴市民阶层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朱子语类》卷十三中记录朱熹与弟子讲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这表明朱熹主张
A.存天理灭人欲B.人们的基本需求是天理
C.服从三纲五常D.通过格物致知探求真理
2020-05-04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三文综历史试题
9 . 王阳明的《碧霞池夜坐》云:“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这首诗作
A.否定传统儒学正统地位B.发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
C.反映出程朱理学的精髓D.体现出鲜明的心学色彩
2020-04-21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大联考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仁”是儒家追求的道德至高境界,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程颢则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认为人只有把万事万物之理与自身合而为一,才能真正体会到“万物一体”的仁者之乐。据此可知,程颢
A.否定了孔子对仁的认知B.追求宇宙秩序与道德规范的统一
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继承了汉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