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我国明代有一思想家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致良知”B.“格物致知”C.“工商皆本”D.“贵儒尊道”
2021-01-31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又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表明两者
A.都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超越了传统儒学思想范畴
C.思想观点具有一定关联性D.强调人性解放和学术自由
3 . 《象山年谱》记载:“时元晦为南康守……乃请先生登白鹿洞书院讲席。先生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毕,元晦乃离席言曰: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陆九渊的讲席中使朱熹和众学生“共守”的是
A.格物致知B.伦理纲常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020-12-11更新 | 718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面为朱熹所编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的内容简表。据此可知,朱熹
标题内容节录
衣服冠履“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言语步趋“凡为人子弟,……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读书写字“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杂细事宜“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A.提倡儒家士子的生活方式B.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C.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D.宣扬“以民为本”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守仁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下列各项中符合陆王心学思想的是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存天理,灭人欲。”
C.“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是故谓之良知。”D.“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A.天人感应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君权神授
2020-11-1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的基本主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朝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隆礼至法,则国有常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王阳明与弟子之间的问答集《传习录》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满街皆是圣人”,在王阳明看来,无论是庶民还是圣人都有同样的心,但是他们都在私欲前止步,毫不怀疑圣人的权威性。而16世纪后半期的思想家李贽却把圣人的权威看作是问题,论述“夫圣人亦人耳……不能无势力之心;虽盗跖,不能无仁义之心”(《道古录》),努力把圣人平民化。两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