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宋朝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隆礼至法,则国有常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 . 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朱熹所要表达的本意是
A.压抑人的自然欲求B.合理需求符合天理
C.人欲与天理相一致D.摒弃人的一切欲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思想家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遂将儒家伦理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以此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僵化的流弊。该思想家是
A.陆九渊B.王守仁C.黄梨洲D.顾亭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
A.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
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才能接受天理
C.道德教化应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
D.宋代官方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
2019-05-12更新 | 524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东方理想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知行合一
C.心外无物
D.发明本心
2019-04-26更新 | 854次组卷 | 2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浙江人,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有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人心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对该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朱熹认为穷理应该格物致知
B.二陆认为穷理要发明本心
C.双方在世界本原立场上根本对立
D.双方思想都属于新儒学
8 . 时序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下表所列,依照历史信息所属的历史时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历史信息
明码标价半两钱标准衡器直道
“计工受值”王阳明铜活字“通番禁令”
“九市”市籍司隶校尉“五都”
参知政事“瓷路”《武经总要》石普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9 . 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06-01更新 | 3559次组卷 | 46卷引用:浙江省慈溪中学2021届高一年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1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代某学者说:“我今说个□□□□,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该学者和填入材料中“□□□□”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董仲舒:天人感应B.朱熹:格物致知
C.王阳明:知行合一D.顾炎武:经世致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