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朱熹赞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月亮盈亏的解释,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解释自然界的雷电、霜雪、彩虹的成因,批判前人的神秘主义错误。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把其最得力的医学著作命名为《格致余论》。这表明(     
A.古代中国科技重道德轻技术B.科技与理学有共通之处
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022-10-15更新 | 169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朱熹说:“遇事触物,皆撞着这个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亟须重塑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B.以伦理道德规范人的日常行为
C.通过内心反省实现个人的价值D.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
2022-05-26更新 | 1177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大联考(6月)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王阳明认为,人子有父母之丧,哭与不哭,完全决定于个人”由衷”的情感,而不是“循守格套",情不由衷,在吊客面前“作伪”。据此可知,王阳明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否定纲常伦理道德
C.突出个体的自我意识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同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同主张,推动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以下关于儒家思想家与其主张匹配正确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③致良知,知行合一点

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A.黄宗羲、王阳明、董仲舒、孔子B.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孔子
C.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孟子D.黄宗羲、董仲舒、王阳明、孟子
6 . 张载学说的宗旨是要让人们体认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从而摆脱一己小我的自私自利,礼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的万世之太平。这反映出,张载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以民为本的理念
C.遏制私欲弘扬天理理想D.格物致知的精神
2022-05-26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朱熹说:“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常,是皆必有当然之。则而不容已所谓理也。”又说:“理则为仁义礼智。”由此可见,朱熹的“理”(     
A.反映了宇宙运动规律B.强调封建伦理秩序
C.成为宋朝的官方哲学D.难以适应现实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陆九渊批评朱烹的格物于已发现端倪的修养方法是“艰难其途,支离门户”;认为涵养省察没有分别,不必在存养之外再讲究省察,也不必于事事物物上求定理,主张功夫全在存养上,存心、养心就是保持固有的良知。由此可见,陆九渊主张
A.践行儒家思想世俗化B.理论和实践达到统一
C.发明本心的心性修养D.体味古圣先贤的圣道
2022-01-11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部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于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王阳明认为,儒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伏羲的历史,《礼》《乐》为夏商周的历史,经与史并无不同。这一论述
A.割裂了心学与儒学的历史关系B.强化了儒家学说的地位
C.反映了明代史学研究氛围浓厚D.隐含了一定的叛逆色彩
10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圣人为天地立心,就像孝子为一家打主意。圣人为生民立命,就像孝子为一家立家业。若无孝子,这一家会离心离德,也会倾家荡产。若无圣人,则天地之道亦几乎熄。其意在
A.强调孝道的重要作用B.倡导树立社会责任感
C.主张克服过度的欲望D.说明儒学的衰落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