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人有本质为善的“天地之性”和有善有恶的“气质之性”,如“气质恶者,学能即移……但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不知学。”据此可知,张载主张
A.善恶的气质可以相互转化B.恢复等级尊卑有序的状态
C.以礼为标准强调学的作用D.发展学校教育使人人向善
2022-05-17更新 | 978次组卷 | 25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湖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陆九渊受朱熹邀请到白鹿洞书院讲学,他对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义与利是"吾心"所"固有",而"志"即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动机.只要存平"志"。使向干"义",则斯人为君子,反之则是小人。朱熹对此大加赞赏。二者的认识
A.折射出士人的社会责任感B.受到"致良知"理论的启发
C.带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D.打破了传统儒学信仰体系
4 . 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据此可知,朱熹意在说明
A.体悟天理须得躬身实践B.读书必须讲求循序渐进
C.儒学道统发展影响深远D.理学以道德教育为目的
2021-06-29更新 | 839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让普通人明白人伦道德秩序是人所固有的精神,不做违反伦理道德、大逆不道的事情成为宋明思想家的重任。最契合上述目标的思想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6 . 北宋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又认为立人之道与立天之道是同样一个原理。五行运行中正则生善,反之则生恶;中正之本是诚,以中正律己,以仁义待人就可以成为圣人。这一说法旨在(     
A.强调人类须与自然和谐共处B.批判陆王心学的哲学观点
C.为儒学增添自然法则的支持D.说明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2022-04-16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宋中期的朱熹继承了程颐、程颢、张载等人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此形成了程朱理学。1241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理宗下令二程、张载、朱熹等四人从祀于孔庙。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     
A.主张学术应为现实服务B.强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宋前期的周敦颐指出“无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形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并且指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周敦颐被视为宋明理学的开端,是因为他(     
A.最先认识到宇宙的本原B.使儒学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
C.将阴阳五行融入到儒学D.提出“格物致知”的认知方法
2022-11-01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程朱理学主张成就圣人和君子的理想,个人是圣人君子之道的起点。阳明心学的终极判断标准不是圣人之道而是具有良知的自我,个人按照自己的良知,真诚去做即可。这反映了
A.个人主义思想的兴盛B.阳明心学突破了理学的局限
C.新儒学存在尖锐对立D.理学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2022-05-24更新 | 47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A)历史试题
10 . 程颐《遗书》载∶"'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与身为心。其实一也。'"而《陆九渊集》中有"仁即心,仁即理"的思想。据此可知,两位思想家(       
A.主张心和理存在一致之处B.吸收了佛道思想完善儒家体系
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D.重视知识系统而远离生活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