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朱熹赞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月亮盈亏的解释,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解释自然界的雷电、霜雪、彩虹的成因,批判前人的神秘主义错误。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把其最得力的医学著作命名为《格致余论》。这表明(     
A.古代中国科技重道德轻技术B.科技与理学有共通之处
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儒学家,兴起一股研究《易经》热,北宋时期的周敦颐专门写有《太极图说》主题,程颐和朱熹都专门为《周易》作注。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儒学深受道教影响B.反映佛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
C.促进儒学的哲学思辨化D.导致宋代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2022-06-05更新 | 1090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022-10-15更新 | 1690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人有本质为善的“天地之性”和有善有恶的“气质之性”,如“气质恶者,学能即移……但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不知学。”据此可知,张载主张
A.善恶的气质可以相互转化B.恢复等级尊卑有序的状态
C.以礼为标准强调学的作用D.发展学校教育使人人向善
2022-05-17更新 | 978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中期以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王艮“离经叛道”,认为百姓为国家之本,草莽匹夫亦应关心国家天下大事;李贽抨击“道统说”,主张民利高于君利。这说明
A.儒学价值出现严重危机B.早期人文主义思潮萌发
C.平民社会地位大幅提升D.经世致用学说受到推崇
2022-05-27更新 | 69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朱熹说:“遇事触物,皆撞着这个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亟须重塑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B.以伦理道德规范人的日常行为
C.通过内心反省实现个人的价值D.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
2022-05-26更新 | 1177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朱熹认为历史、自然、医学、名物和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追求圣人境界的引导效果要远远大于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讲解。朱熹的这一认识蕴含(       
A.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B.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
C.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D.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
2022-09-07更新 | 927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关于古礼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古今异便,风俗不同,虽有崇儒重道之君,知经好学之士,亦不得尽由古礼以复于三代之盛,共因时述作,随事讨论,以为一国一家之制者,固未必皆得先王义起之意"。朱熹的这一论述意在
A.改变儒学的社会功能B.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C.推动儒学的顺时更新D.摒弃儒家的礼制传统
2022-03-26更新 | 859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8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文化(配套练习·解析)-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练习(新教材版)
9 . 程颢、程颐明确地提出了“穷经将以致用”“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的观点,而陆九渊也有“儒者皆主于经世,释氏皆主于出世”的分辨。这表明北宋理学与南宋心学(     
A.吸收了佛教的理论B.具有“经世致用”的倾向
C.在内容上发展了儒学D.注重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10 .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是故欲不可穷,非不可有有而节之,使无过情,无不及情,可谓之非天理乎?”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A.“是礼虽统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
B.“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C.“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D.“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