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梵澄先生有言,“13、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到什么地步”。但是,“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地拘礼模仿。……文艺复兴奠定了欧洲近代文明的新基础。

——摘编自《欧洲文明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比较强调价值、强调人格、强调修养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在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的内在传统连接起来。

宋明理学是以“天理”为中心观念的综合性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宋代以后历经元、明到清,占据七百多年历史,在我们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术形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宋明理学带来的不同影响。
2 . 《朱子家礼》是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在书中朱熹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诸如出生、婚礼、丧葬以及祖先祭祀,都纳入儒学指导的领域之内。朱熹的做法
A.保证了理学确立的原则深入社会
B.促使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有利于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
D.抵制了佛道思想的影响
3 .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   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材料三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材料四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中国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据材料三,理解这场运动为什么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4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2019-10-22更新 | 3180次组卷 | 10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公崇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关公的原型是三国时期将领关羽,忠于刘备,勇武善战,后兵败被杀。宋代以来,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封关羽,其地位不断提高,拥有“帝君”“武圣”的称号。在民间信仰中关公既是佛教的罗汉,也是道教的护法,还是赐福与助财的财神,进而成为多个行业的保护神。关公人物形象“面如重枣”“五缕长髯”“夜读春秋”等,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和小说《三国演义》。明清时期民间戏剧借助语言和表演进一步丰富了关公的形象内涵。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关公已由单纯的历史人物升华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偶像和人格楷模。

——摘编自郑先兴《略论关公与关公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材料的关公崇拜现象提出一个看法,并予以分析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7 . 古代节妇指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女子,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下表是唐宋两代的节妇烈女对照表,据表可知
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
隋唐326322961
两宋319152122274

A.宋代妇女地位下降
B.儒家纲常观念强化
C.宋代理学走向僵化
D.唐代儒学受到冲击
8 . 宋仁宗时期士气为之大变,柳永因延续晚唐浮艳虚薄文风而落榜,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自秀才至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这一现象说明
A.士大夫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B.唐代士人国家认同感的缺乏
C.科举制度促进了人才的涌现
D.社会变迁推动了理学的产生
2019-05-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大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
2019-05-20更新 | 109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宋明理学客观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
B.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
C.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
D.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
2019-05-07更新 | 533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二)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