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两人的本质意图是
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B.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
C.对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D.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
2022-03-06更新 | 5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零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中国文化经过了无数的起起伏伏。反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104I-1098年)在其著作《唐鉴》中,批评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乃"悖天理,灭人伦"之举;视武则天统治为"母后祸乱",拒绝使用武则天年号。此举意在
A.总结前代弊端为现实服务B.强调历史史实的研究价值
C.把儒家义理作为评判标准D.树立严谨求实的考证学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学自先秦诞生后,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异化,大概经历了三波变迁:帝制式的儒学、生活化的儒学、批判性的儒学

——摘编自林安梧《儒学转型一由“君子儒学"到“公民儒学"》

材料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在中共“十八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有些学者主张从传统儒家文明中寻找应对危机的智慧。结果却形成极大的反差一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呼唤与市场条件下的冷落地位、儒学与儒者的积极“入世”与社会大众的冷漠对待、儒学本有的无尽的有价值的思想精华与应对当下危机的空泛乏力等等

——摘编自陆永胜《全球性危机下的儒学姿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儒学发展的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儒学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在当今社会构建文化自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要认识世界,要找回“天理”,可从分析万物下手,识其“气”性,最终得其“理”。这就是所谓“格物致知”。朱熹对《礼运》中月有盈缺问题的怀疑,鲜明地体现了科技所要求的怀疑精神,在当时无疑是积极的思想观念。理学家们强烈地探讨自然的兴趣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昌明的时代,不仅有世界三大发明的完成,而且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学、工农业、纺织技术以及火药应用技术等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摘编自宋时磊《国学学术发展简史》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主要是以文化观念的形态呈现,由思想精英们揭示的科学态度、科学信仰和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内在解放力量蕴含于新的价值观念当中,汇成了一股以文化的、伦理觉悟为号召,以启蒙为目的的救国思潮,他们将启蒙建立在对科学的依赖之上,使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成为理性精神的固有品质、他们认为科学所带来的技术、政治和经济变革,只是科学功能的一方面。科学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为人们提供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于是,推翻不合理的伦理价值体系,树立新的秩序原则,培养独立人格,改善社会与人生的境遇,种种文化救国的主张背后都无不体现着科学理性精神。

——摘编自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格物致知”主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中“科学”的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2019-10-22更新 | 3180次组卷 | 10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奥赛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
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
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
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
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
2019-03-15更新 | 210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