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3
唐宋家训主要内容归类
北宋南宋
1处已(修身、励志)51918
2勉学,治学31415
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68
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1410
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礼仪)51610
6从政11116
7治国240
8女诫520
9教子原则242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材料二

宋代“家训”的撰写者不仅包含帝王将相与文化名流,也包含“诸如隐士、善士、逸士、乡先生、各级州府的学生等下层士人”。宋代注重在“家训”中对圣贤事迹进行梳理,以及对“家训”体例进行完善。如刘青之甄选圣贤语录、名人事迹,生动而深刻地启迪族中子弟,司马光列举祖、父、母、子、女、孙、伯叔父、兄、弟等社会关系明确亲疏礼仪。宋代“家训”还关注择业立家与理财持家,如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提倡“丰俭适宜”,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提倡“量入为出”等。

——摘编自刘欣《宋代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家训”的特征和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家训”流行的社会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2022-10-28更新 | 283次组卷 | 12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7次组卷 | 15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4 . 宋人在探讨唐朝乱亡之因时,由最初的方镇、宦官奸臣、女后等外部因素,逐步过渡到“君主之不明”等个人因素,再到伦理纲常、心性、风俗等伦理道德层面。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人
A.深受理学价值观的影响B.主张对君主的权力加以抑制
C.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D.全面分析了唐朝灭亡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不同时期的“祭孔”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祭孔的由来》


材料二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 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明其原因。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C.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2018-02-09更新 | 17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届甘肃武威二中高三下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理学既具有超越的理性,又都带有情感的色彩。他们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格物致知”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存天理,灭人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