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  )
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
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D.要勤于温习
2021-09-27更新 | 1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能成为圣人,圣人并非有全知全能的禀赋,圣凡之间的区别在于至人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并努力践行,使其心纯乎天理。”由此可见,阳明心学
A.重视人的主观意志B.具有平民化的倾向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D.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2021-09-04更新 | 265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中期,王守仁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他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与愚夫愚妇相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相异的,是谓异端”。这些言论
A.冲击了重农抑商观念B.强调理性思考的精神
C.蕴含一定的平等色彩D.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有诗云:“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论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四。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在此,王阳明
A.发了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B.主张弘扬蕴含于世俗中的善性
C.批判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D.强调继承古圣先贤的传统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A.追求思想自由B.主张人格独立
C.反对三纲五常D.主张灵活变通
7 . 朱熹将“理”置于万物之上,强调“理”的超越性;而同时代的陆九渊却提出“心即理”学说,强调“理”的内在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陆九渊继承并发展了朱熹的思想B.两者在理学的根本问题上有分歧
C.朱熹和陆九渊之分歧不脱理学范畴D.朱熹和陆九渊推动儒学完成了复兴
9 . 公元1175年6月,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与朱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对他们辩论观点叙述正确的是
A.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之约”
B.朱熹提出“心即理也”,本心即天理
C.陆九渊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
D.陆九渊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大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普罗泰格拉思想相似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
C.刚者不屈于欲D.致良知,知行合一
2021-07-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