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认识,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明清之际"开端与"鸦片战争"开端。

其一,"近代"始子明清之际。郑鹤声认为:"新航路发现以来,世界交通,为之大变,人类生活与国际关系,较之中古时代,显有不同之处,是即中古史与近世史之所由分界也。近世史之演变,有"继往开来'之趋势,其一切表现,皆在根据往古事迹而发扬光大之。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有未来之局势。故近世史之范畴,尖包括三四百年之历史,无论中西,大都皆然。"其二,"近代"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对鸦片战争为近代开端做出系统理论阐释的是李鼎声。李氏在《中国近代史》中表示:"我们之所以不以明末清初为近代史的开头而是近代发端于鸦片战争,理由是很简单的,明末清初不过是两个朝代的交替期,不能代表一个历史的大转变期。从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日益走上殖民地道路,在革命经济上,在阶级阵营上,以及文化思想上都表现了巨大的转变。"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20余种中国近代史著作大多以鸦片战争为开端。至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中国近世史"列为历史系必修科目。鸦片战争开端说逐渐成为学界主流观点。

——摘编自赵庆云《何为"近代"——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争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昕)
2 . 下表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中外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的大单元主题学习时,为凸显“鼎盛与危机”的学习主题进行了教材体系的重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课时主题与目录变化
1明清易代和专制制度的强化与僵化
●明朝建立与清军入关
●明清政治制度的变化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将原1314课相关内容加以整合,强调制度的空前强化与僵化。
2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疆域奠定与沿海隐患
●经济繁荣与社会危机
●海上交通与闭关自守
将原15课经济发展与局限与14课社会矛盾加以整合;将13课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植入本课,强调闭关前后的变化。
3文化的昌盛与迟滞
●思想领域的变化
●文学与科技
●早期西学东渐
15课原有的传教士来华知识点专设一目,通过比较强调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 明清时期涌现出古代文学艺术史上最庞大的“才女”群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胡文凯《历代妇女著作考》

材料二   明清“才女”们热衷于为自己构建“名士”“侠士”“居士”等传统的“男性化”身份标签,并倾向于在创作实践中进行男性化的艺术表达。

名士晚明黄媛介学习杜甫的诗作颇具其神韵,被赞誉为“清隽高洁,绝去闺阁畦径”,其书法仿效黄庭坚,画作模仿元代倪瓒、明代董其昌的笔法风格,也广受称赞。
侠士
侠客
杨太白“喜任侠,有丈夫气,慷慨激烈绝不类粉黛女子”。明清之际才女顾媚在其丈夫出仕新主后劝诫其忠君守节、以死殉国,继而结交志士,慷慨解囊,从未停止资助抗清的义举。
居士曹衣道人王微曾布袍竹杖,游历江楚,登大别山,眺黄鹤楼,登天柱峰,用大半生的时光饱览山河盛景,交游四方名士。晚明才女昙阳子谈禅好道能书,在当时名噪一时,众多文人名士如王世贞、王世懋等纷纷拜其门下。

——摘编自曹佳丽《浅论明清才女的性别面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清时期“才女”现象进行评述。
2022-07-30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同学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主题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出处
中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文化价值观方面,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李宗桂:《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华原典强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和“以华变夷”,但是“华夏”本身所具有的自信和大气魄,使她能够如大海之收纳百川,吸收、融合甚至同化各种外来文化而不失自我。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提取一项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性”的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湖北·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快乐观简表(部分)

时间学说代表人物内容
公元前5世纪儒家孔子
孟子
儒家的乐在于精神之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此外还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
16世纪反正统意识的思想家李贽在维系儒学道德价值前提下,从基于“知足”之上的“贫乐”,转向基于“不知足”之上的“富乐”;从源出于“惕励”“战兢”的“无逸之乐”,转向源出于闲情逸致的“逸乐”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去自由竞争、追求利益,国家奉行自由放任,从而使总体的幸福快乐达到最大量。如果资产安全与平等不能兼顾,就必须放弃平等,而维护私有财产的安全
1848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共产主义要“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公有制社会,使财富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快乐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士大夫快乐精神的内在转向》等


从材料中任选一组或两组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快乐观”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2-08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成果论著,下图为某学者的著作目录节选。



结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对该作品前两章目录内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目录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内容进行修改或增加,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7-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6898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第一中学实验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有“入世”和“出世”两种倾向,儒家被认为是一种“入世”的思想和实用主义的哲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身处离乱之世,满怀治世雄心,为行道救世,奔走列国。他主张“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
范仲淹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主动担起社会重任。
顾炎武针对当时治学风气,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头篆刻,亦何益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入世”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实学"概念的某些思想内容虽早已有之,但把这些内容升华为“实学"概念,则始于北宋程颐。尔后,宋元明清时期的许多实学家都沿用这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中国的实学思想,从而构成了长达800多年的中国实学思潮。

阶段时间概况
产生与发展从北宋至明中叶这一历史时期的实学还不完备,还不能够真正把“实体”与“达用”两者结合起来,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实学思想体系
发展从明中叶到清乾嘉时期比宋元时期具有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随着“西学东渐”而在科学领域开创了重实践、重验证、重实测的时代新风
高涨并转型从清代道咸到同光年间这一历史时期的实学思想,主要是围绕“救亡图存”这一时代主题而展开。晚清实学的最大特点,既继承了中国古典实学的成分,又大量地吸收了西政与西学,企图以西学之实补中学之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学”发展历程的认识。(要求史实准确,逻辑f,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