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21年,马丁·路德面对皇帝、教皇使节和帝国议会各等级代表的指责,明确答复:“我既不信任教皇,也不信任宗教会议,因为他们经常出错和自相矛盾。只要我还不曾被《圣经》文字或清晰理性驳倒,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话。”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倡导科学精神B.否定教皇权威C.倡导社会公平D.否定《圣经》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中世纪的西欧,人们几乎普遍认为神学以外的知识都是“无用之物”。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学习文化知识日益成为时尚,甚至连教皇也谋求成为多才多艺且有丰富学识的人。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教会文化专制不得人心B.近代文学艺术地位提升
C.人文主义成为时代潮流D.经济发展推动教会转型
3 . 《十日谈》中的许多故事直接借鉴或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其“遵从和张扬人的天性以及与生俱来的欲念”等,与《一千零一夜》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也几近相同。这可以说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西欧思想的革新B.成为东西交流的桥梁
C.冲击封建王权的统治D.体现普世的价值观念
4 . 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一变化源于(       
A.基督教受到冲击B.建筑技术的突破
C.复古风潮的流行D.市民阶层的追求
5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要模仿、恢复的古典文化,主要依靠修道院所保留、抄录、翻译和研究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在相信上帝启示的前提下,以理性论证信仰,推动了文化发展。基督教对欧洲的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材料旨在说明中世纪
A.修道院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B.理性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思潮
C.兼容并包的文化思想意蕴深长D.基督教深刻影响后世欧洲文化
6 . 中世纪的道德哲学家说,最光荣的职业是修士和修女,因为他们远离世界,献身于祈祷和冥想。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认为,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处理公共事务都是十分荣耀的。据此可知,材料中的
A.道德哲学家反对禁欲主义B.人文学者重视现世世界
C.道德哲学家主张理性思考D.人文学者反对信仰上帝
7 . 1522年以前,德语尚未统一,有南德、北德等多种类型。随着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版《圣经》的传播,统一的德语得以形成,越来越多的德意志人开始用这种德语写作。这反映出宗教改革
A.实现了德国政治上的统一B.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
C.使人们获得了信仰自主权D.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2022-06-17更新 | 39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广信中学等几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彼特拉克认为“在尘世的时候,我们希望获得尘世的光荣是对的。当我们到达天堂,不再希望和关心尘世的光荣时,人们可以希望享受天上更高的荣耀。”这一看法
A.否定了基督教会和教皇的权威B.试图平衡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
C.强调了世俗生活高于宗教信仰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发展要求
2022-06-03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路德认为,教会和政府同为上帝所设立,“上帝用教会作他慈爱的工具,用政府作他忿怒的工具”;教会职责是管理信仰和道德,教人谦卑、忍耐、有爱心;此外,教会不应干涉政府。政府则以执行法律,保护生命财产为职责,无权过问信仰和良心,不能强迫宗教信仰。这一言论
A.表明近代人文精神的兴起B.说明教廷与政府的对立
C.揭示了德意志的对外扩张D.有利于世俗王权的发展
10 . 1617年,德意志萨克森的新教徒们制作了一张《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画中的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他拾起了头,光芒照在他面前的书页上,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打击了上帝权威B.彰显了人文精神C.产生了个人崇拜D.否定了宗教神学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