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口口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口口)分别是指(   
A.启蒙思想家、理性B.人文主义者、人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D.人文主义者、理性
2019-01-30更新 | 69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宿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这个思想世俗化的时代,古老的神话被怀疑,甚至连上帝也遭遇了审查,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盘根问底。”该“时代”
A.人生活的世界开始被关注
B.人文主义在欧洲复兴
C.人们逐渐撰脱基督教束缚
D.社会转型已全面展开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雅典智者普罗泰戈拉在《论诸神》中说:“关于诸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作品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已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后人评论这幅时说:“圣母好像在说:请你们抱去吧,他不是我的。但同时又把紧贴在怀里,好像如果可能,她就带看他选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奶来喂养这个并非救世主’,而是自己儿子的普通婴儿。

材辩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我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罗泰戈拉如何看待人和神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一个为人尊敬而又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去行善,却无力去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从中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
A.剥夺君主统治权
B.推行渐进改革
C.培养君主的道德
D.实行分权制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占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鹰《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古代时期希腊人把专制政体看成带有非希腊特征的一套体制,即亚洲人习惯的王权形式。18世纪欧洲政治思想讨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专制政体,孟德斯鸠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20世纪50年代,视中华帝国为“专制政体”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

随着工业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随着西方的商品,一同被输送到世界各地。l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完成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2)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的西方人把中国(亚洲)描绘成专制政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017·浙江·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法国与德国是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对法兰西文明给予高度的赞誉,他将人权说、生物进化论和社会主义誉为“此近世三大文明。皆法兰西人之赐。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

—根据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整理

材料二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陈独秀将“人权说”誉为“法兰西人之赐”的理由。思想的最重大意义在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美国中央政府政治体系构建的原则主要来源于法兰西“人权说”中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2)结合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修补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呈现出的特征,并说明其取得的成效和对欧洲局势的影响。

7 . “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之一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封建君主专制的衰落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9 . 孟德斯鸠指出,君主专制国家是一种没有法制的国家,这种国家尽管形式上也颁布一些法律,但实际上并不按法律办事。他认为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君主政体的原则却是荣誉。据此可推知,孟德斯鸠主张
A.君主立宪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社会契约
2019-03-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①16至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
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③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④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