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一位西方思想家曾说:“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他可能属于
A.古希腊思想家B.文艺复兴倡导者C.宗教改革家D.启蒙思想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论法的精神》出版后,当人们谈论“民主”的时候,对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提及越来越少,相反,对孟德斯鸠的引述却占据了上风。与作为乌托邦的民主相对立,现在提出的则是作为可以实现的共和政体的民主。孟德斯鸠感叹道:“整个欧洲都读了我的书,而且所有人都承认,他们无法看出我到底是站在共和政体还是君主政体一边。”

——引自【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的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孟德斯鸠与民主政体”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 . 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追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克(1632——1704年),继承和发展培根和霍布斯的学说,反对天赋观念论,认为心灵本是一张白纸,后天获得的经验是认识的源泉,反对君权神授说,拥护君主立宪,主张立法机关应是一个经选举产生的机构,而执行机关则是单个人或君主,立法权与行政权必须分立,政府是人民对统治者的一种信任,统治者的权力是有条件的而非绝对的,人民是最终的主权归属。人民最初享有自然自由,后来订立契约进入社会,享有社会自由,社会自由须受法律约束,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摘编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材料二   到新文化运动起来的时候,已经有大批的留学生自欧美归国,例如胡适。正因胡有如此基础,遂使他成为民国时期引导中西文化沟通、结合,创造中国新文化的最重的领袖者之一。胡适明确地肯定,从大趋势看,文化的世界化是不可抗拒的。胡适为自己定下一条原则,即在国内专意强调西方文化的好处,在国外专意强调中国文化的好处。他坚信,“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个人若没有自由权,又不负责任,便和做奴隶一样”。《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所努力散播的新观念,在广大青年中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摘编自心事浩茫话当年纪念(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倡导的新学说,简折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适新思想的特点,概括指出洛克和胡适新思想的相通之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5 . 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的书目录摘要:……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一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这表明作者认为
A.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D.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卢梭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对火炬寓意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卢梭照亮法国的自由之路
B.卢梭直接领导了法国大革命
C.卢梭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卢梭背叛了天主教
7 . 歌德在评价伏尔泰和卢梭时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说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依据是
A.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B.倡导君主立宪学说
C.倡导主权在民学说
D.倡导三权分立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伏尔泰曾指出:“如果真正的伟大乃是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那么像牛顿这种千年难逢的人,就真的是伟人了!”在伏尔泰看来,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
A.理论总结
B.高尚人格
C.思想启迪
D.崇尚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总结康德的思想,最初把上帝赶出了家门,而后来又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这反映了当时
A.人们对待上帝的态度摇摆不定B.“科学万能论”让理性无限扩大
C.反对天主教会成为时代的潮流D.人们反思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枷锁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斯鸠的观点比较恰当地描述了当时中国政府的状况
B.明清统治者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表明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C.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D.孟德斯鸠的看法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诬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