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谈到欧洲启蒙运动时说:“知识就意味着解放,而显然哲学家因从‘认识你自己’的自我反省中获得了更多的理性,于是他们的角色就是‘统治者’,统治者的使命就是不断地教化‘大众’,大众的义务就是倾听、服从哲学家们的训导。”据此推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     
A.启蒙运动与各国的政治变革相促进B.知识精英掌握了启蒙运动的主导权
C.对理性主义过度追求致使思想禁锢D.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宗教信仰
2 . 卢梭在其教育学专著《爱弥儿》一书中论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人生而平等,而文明社会的出现使人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因此要遵循自然的原则,顺乎人的自然天性,使教育和人的身心的自然各阶段相一致。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自由、独立的道德理想国新人。”卢梭的教育思想本质上体现了(     
A.天赋人权B.社会契约C.个性解放D.浪漫主义
2022-12-29更新 | 37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阐述: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这一阐述强调了(     
A.自由平等B.议会至上C.民主共和D.天赋人权
2022-07-09更新 | 316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的法国史学家把自然规律的观念引进了历史领域,“发现”了文明运动的“一般原因”和规律。在他们看来,进步是人类精神构造的必然结果,也是自然规律。“宗教信念、道德和法律观念、语言和制度”等“都被以发展的观点来加以解释”。这表明
A.达尔文进化论被民众普遍接受B.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作用
C.法国天主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D.唯物史观根植于法国启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没有本领创造出完全合乎理性的未来,也没有能力构建文明社会。法国的启蒙思想则强调唯理主义,把“理性”提高到相当于“上帝”的地步。与英国相比,法国启蒙思想
A.举起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大旗
B.建立在经验事实的理论基础上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卢梭说:“一个孩子命令着老人,一个傻子指导着聪明人,一小撮人拥有许多剩余的东西,而大量的饥民则缺乏生活必需品,这显然是违反自然法的,不管对自然法下什么样的定义。”这一论述,意在
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B.揭露社会道德沦丧
C.号召完善法治建设D.主张废除私有制度
8 .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强调,面对知识,人们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是:“决不把任何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来接受……只把那些十分清楚和十分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无法有任何怀疑的东西包含在我的判断中。”这一规则
A.强调了知识对人发展的作用B.阐释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内涵
C.彰显了理性主义的精神实质D.是对神学权威最有力的挑战
2021-06-03更新 | 50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9 . 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上,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旨在
A.号召革命推翻君主统治
B.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
C.倡导权力的平衡和制约
D.强调人民主权反对专制
10 . 1995年,英国政治哲学家约翰·格雷在《启蒙运动之苏醒》中.将启蒙运动等同干普遍的解放与善世的文明,认为它抹杀文化差异,本质上属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他相信这种启蒙运动世界观与"启蒙方案"导致了文化贫困,已经彻底失败了。这一说法表明
A.东西方国家之间文明价值观的冲突激烈B.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扼杀了文化多样性
C.西方文化入侵加剧了殖民地的文化贫困D.西方启蒙思想遭到东方各国的普遍抵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