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因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摘自周一良、吴于库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四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一场著名的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1349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的重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这次欧洲瘟疫
A.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B.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
C.推动了天赋人权思想产生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3 . 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的理性非但没有完成对社会的理性化(改造),结果是理性自身被变异了,它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人由匍匐于上帝的脚下变为拜倒在魔鬼的面前。因为理性告诉人们,魔鬼更能为现实中的人们谋福利。材料意在强调启蒙运动
A.功利主义倾向B.重信仰与道德
C.摒弃人文主义D.抨击封建专制
2021-01-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称颂最力,他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礼拜堂里供奉他的画像。他说:“我曾经认真地读了孔子的书,并作了摘要;我发现:书中所说的是纯粹的道德。……孔子只诉之于道德,不宣传神怪,其中没:有可哂(shen笑)的寓言。”在他心目中,中国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伏尔泰奉孔子为楷模的原因是
A.孔子所讲是纯粹的道德B.伏尔泰借孔子抨击教会
C.古代中国奉行信仰自由D.伏尔泰鼓吹开明君主制
2021-01-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D.主张平等自由
2021-01-08更新 | 520次组卷 | 97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造物、救赎、人的堕落和基督赋予信徒神性的允诺,这些实质性的论点已简单地构成了所谓人的文艺复兴哲学的基础。在谈宗教信条——无论哪一种信条时,人显然是处于整个画面的中心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按上帝预想模式建立的,是神创的,而且“目前的世界是最完满的世界”,而不是罪恶的场所,因此,“人应该把精力投注于尘世事务”。人文主义宗教观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不能彻底斩断与旧神学体系的联系,存在许多思想矛盾。

——摘编自陈志强《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观的性质》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对于一个成分复杂、人数较多的社会来说,“在道德方面,显而易见,承认有一位上帝比不承认好得多。有一位神明来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的确是有益于人群的事”。他又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就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同时,他也强调,如果宗教堕落为一种野蛮的迷信,则反倒不如坚持无神论。

——摘编自赵满海《论伏尔泰宗教思想的形成及中国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宗教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宗教观,并指出其中渗透的人文精神。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宗教观演进的积极影响。
2021-0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有关教育的论述(部分)。据此可知,他们强调
人物论述
爱尔维修一切公民的教育要“以公共幸福为依归”
霍尔巴赫新教育的宗旨在于鼓励人们热爱祖国,成为勇敢.有教养.有技艺、勤劳、合群的人
卢梭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对祖国的爱,刚毅和正直.并且保持言而有信的精神,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A.国家要保持对教育的主导权B.参政能力是公民的必备素养
C.教育要培养公民集体荣誉感D.教育上的平等权是天赋人权
2021-01-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 (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 .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 •路德的主张,并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
9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021-01-05更新 | 408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孟德斯鸠亦称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宗羲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B.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民主共和
C.两者在制约君权的具体方式上主张不同D.两者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020-12-1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