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0 道试题
1 . 科学的发展和理性的高扬标示着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进步,而在《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却认为科学进步是道德败坏的根源,文明的演进反而意味着人类的堕落。据此可知,卢梭
A.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B.认识到自由受限的根源
C.反对科学技术的作用D.揭示了当时的道德危机
2 . 伏尔泰将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朝夕膜拜,他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也多有共通之处,二者都是通过道德或法律的约束,得到整个社会相对的自由。这说明伏尔泰
A.推崇孔子的政治理想B.借助中国儒家学说宣传启蒙思想
C.主张有条件的自由平等D.认为道德自律是自由的首要条件
2020-12-28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660年,英国人弥尔顿在《建立共和国的简易办法》中将君主制视为“多余、负担与危险”之物;此后,他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中又指出任何统治者尽管“是国王、僭主或皇帝”,“正义之剑会凌驾于他们之上”。据此可知,弥尔顿
A.强调完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B.肯定了英国君主制存在的必要
C.主张在英国建立有限政府D.明确了英国国王与官吏的关系
4 .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孟德斯鸠亦称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宗羲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B.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民主共和
C.两者在制约君权的具体方式上主张不同D.两者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020-12-16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当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什么在他的关于天体力学的文本中没有提及上帝时,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回答道:“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这个故事说明
A.理性主义使科学不再屈从于宗教B.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持和解的态度
C.《圣经》的权威已取代教会权威D.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上帝的权威
6 . 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欲望以及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宗教改革建立了人在信仰事务上的自主:科学革命探索出认识自然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新的思维传统和科学精神由此形成:启蒙运动将人类社会作为理性认识的对象,激发了人类运用理性的勇气和决心。上述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影响是
A.标志"人性大发现,B.描绘了西方资本主义蓝图
C.造成现代意识的兴起D.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上帝
7 . 1721年,孟德斯鸠写道∶"如果我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我就要关掉咖啡馆,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让人们的头脑发热。咖啡带给他们的狂热,对国家的未来而言,会让他们变得危险。"巴尔扎克说过∶"咖啡馆的柜台就是人民的议会。"上述材料反映了
A.君主权威受到严重挑战B.社会上流行着享乐主义
C.理性主义是时代的呼声D.人民斗争方式多种多样
8 . 孟德斯鸠认为权力必须有所约束,“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濫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基于此,他提出
A.三权分立学说B.社会契约论
C.民主共和思想D.人民主权论
9 .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欧洲,“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等都曾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道德等高度评价过。这些充分说明
A.中西文明互鉴始于启蒙运动B.欧洲热衷学习传统儒学
C.文明交流有益于思想的发展D.中国文化理性色彩浓厚
10 . 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防止“滥用权力”,他提出(  )
A.理性主义思想B.分权制衡思想
C.民主自由思想D.人民主权学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