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学生列出了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应该是对哪一历史概念的解释

A.人文主义
B.民主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权主义
2 . 思想文化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说明西汉“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阅读表格,从“西方思想文化进步”的某个角度,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十日谈》《社会契约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伏尔泰牛顿但丁
柏拉图彼特拉克孟德斯鸠《物种起源》《理想国》苏格拉底

示例:
主题: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十日谈》
添加的关键词:达•芬奇
(3)依据下列材料概括20世纪初中国思想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影响。

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上海,陈独秀等于1920年5月发起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2019-04-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列举了17、18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表格反映了丰富的信息,请从中选择相关信息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4 . 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儒家学派开山鼻祖孔子在杏坛讲学

(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荀子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
南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人。

(3)请写出上述两位思想家带有人文色彩的格言。

(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人文主义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分别阐释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

5 . (二)世纪的烙印
世界近现代的每一个世纪,都有一个国家格外耀眼,使得该世纪打上她的烙印。16 世纪是西班牙的世纪,17 世纪是荷兰(或者尼德兰)的世纪,18 世纪是法国的世纪,19 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 世纪初期的标志性事件则是中国的崛起。

——摘自[阿根廷]盖铁戈:《21 世纪:中国的世纪》(《环球日报》2017 5 8 )


(1)根据材料提示,完成表格填写。

(2)你是否赞同作者对“18 世纪是法国的世纪”的评价?请阐述你的理由。
2018-04-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6 .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

时期人物主张
6世纪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家)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17世纪早期格老修斯(荷兰思想家)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17世纪晚期洛克(英国思想家)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18世纪卢梭(法国思想家)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材料三:清前期修订的《大清律》一直沿用到近代。该律法的特点是以官僚机构组织法和刑法为核心。其内容包括行刑、户律(田宅、婚姻等)、兵律(军政、邮驿等)、刑律(人命、盗贼、斗殴等)、工律(河防等)在施行中,由地方行政机构行使判决权。1905年起,沈家本等人修订、编纂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和《刑事诉讼律草案》等。新刑律采用西方近代刑法典的体例,取消了适用刑罚上的等级制度。民国初年,伍廷芳提出“视一国之文明与否,需视其司法能独立与否,并其执法廉明与否。”他草拟的“宪纲大旨”包括保护基本人权等内容。在实践中,他坚决反对上海当局不通过法律程序随意捕捉人犯的行径,并推动中国第一次实行陪审团参与审判。他致力于普及现代法律观念,塑造司法新形象,并希望收回外国人在华的法律特权。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

(3)结合所学,解读从清前期到民国初年中国法律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学生列出了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应该是对哪一历史概念的解释
项目含义目的本质地位
内容人的思考、判断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启蒙运动的旗帜
方法人的思考——怎样思考(科学)——思考什么(人的权利)

A.人文主义B.民主主义C.理性主义D.人权主义
8 . 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一18 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
1621年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萨维里天文学
1663年
剑桥大学卢卡西
数学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
1704年
剑桥大学
天文学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
2014-04-15更新 | 6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
9 . 思想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1)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受到了古代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启迪:“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蕴含对人和社会的关注,请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造成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世人“犯罪”以后,就失掉了上帝的爱,谁要想重新获得爱,除了必须绝对信仰上帝耶稣基督外,还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补赎罪过……
——圣经注释摘要
材料二 我是一个人,当爱情鼓励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一位意大利诗人
材料三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请回答:
(2)对于爱情,材料一和二的看法有何不同?本质区别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思想内容。材料三与材料二,两者有何联系?二者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11-08-29更新 | 5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下表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据此可知,启蒙运动(     
[法]伏尔泰天赋人权、确立君主立宪制
[法]孟德斯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法]康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A.根源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以反对封建神权为主要目标
C.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D.对未来政治制度进行了构想
2023-04-30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