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发展状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法国大革命推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B.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C.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D.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2 .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所瞩目。几乎所有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都接触过有关中国的材料,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谈论过中国。……堪称启蒙思想家领袖的伏尔泰,对中国最为关注和仰慕,他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时,这个民族已有高度文明了。”……在哲学方面,他们在悉心研究儒家学说的同时,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探索。在政治方面,他们考察了中国的政体、官制、司法制度等。在经济方面,他们注意到中国历代的重农思想和土地、地租、赋税、商业等问题。在文学艺术方面,他们介绍了中国的诗歌、散文、戏剧和绘画,研究中国的文字和语法。总之,中国的一切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所关心。

——摘编自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所体现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古代“中国的一切”都产生兴趣的原因。

材料二 1958年,戴高乐着力调整法国对外政策。他说:“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乎整个中国都集合在中国政府之下,它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法国)必须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1963年10月,戴高乐授权前总理富尔携带他的亲笔信到中国,代表他同中国商谈两国关系。在双方就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达成默契的前提下,同意法国提出中法先建交而导致法国同台湾断交的方案。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戴高乐说:“这是基于事实和理智的影响日益加强,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摘编自张宏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中法建交产生的历史影响。举例说明戴高乐口中的“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2020-04-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5月月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英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西方,“英雄”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文学作品,意为“保护者”或“防卫者”,指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半神”,拥有神的血统或被赋予一定的神性。他们大多是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例如《荷马史诗》歌颂的英雄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既拥有凡人之躯,又具备某些超自然的神性。

到了中世纪,英雄变成了提倡宗教道德和禁欲主义的基督教圣徒、殉教者。此外,欧洲四大英雄史诗《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尼伯龙根之歌》皆大力赞颂封建贵族英雄,弘扬其忠诚、勇敢等品质。

1840年,英国史学家兼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做了轰动一时的“英雄崇拜”演讲。他宣称,人类既往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人物,广义而言是开创者。他列出了六类英雄及代表人物(见下表),认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如英雄气概、独创精神、高尚品德等。卡莱尔以此控诉当时社会的空虚和庸碌无为,批判制度的腐败,希望再次出现巨人般的英雄。

英雄分类代表人物
神灵、先知英雄奥丁(北欧神话中的众神之首)
诗人英雄但丁、莎士比亚
教士英雄马丁·路德约翰·诺克斯(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领袖)
文人英雄(产生于印刷普及之后)卢梭塞缪尔·约翰逊(18世纪英国文豪)
罗伯特·彭斯(18世纪苏格兰著名诗人)
帝王英雄(产生于政治革命之后,非世袭君王)克伦威尔拿破仑


解读卡莱尔的“英雄观”。(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进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184页

   材料三:“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欧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材料中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戴高乐的欧洲观的核心是什么?结合二战后欧洲历史发展的相关状况,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出关于国际关系变化的哪些规律性认识?
2020-02-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1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世纪初,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有了“日报”、“杂志”等新型传媒形式;与此同时,法德等国涌现出大量的图书机构,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很多地方出现了“阅读会所”。这些现象
A.主要目的是解决文化扫盲问题B.是工业革命开启的重要原因
C.促进当时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D.是启蒙思想传播的必然结果

6 . 材料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法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前夕,社会混乱、风俗腐败,教会势力一家独大,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作家们极力寻求新思维,为革命制造舆论着中国的文化艺术思潮开始不断向外传播,伏尔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兴趣,他将中国的政治体系和道德伦理当成了一个理想的标杆,并从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中汲取了灵感,创作了《中国孤儿》并在巴黎枫丹白露宫上演,引起空前轰动。在启蒙运动中,他颂扬中国人性,透析中国风俗,批判当时法国文明中的虚浮现象,以中国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意念,凸显孔子及其伦理的卓越,希望法国人保有爱之美德,弃绝罪恶

——摘编自沈大力《伏尔泰与中国》、焦晹《浅析伏尔泰的中国情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宣传中国文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伏尔泰宣传中国文化的历史活动。
2020-0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B.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C.批判质疑,理性思考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2019-12-02更新 | 239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大历史观就是将以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作比较,再用现在所发生的历史与未来做比较,从而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做出一定预测的历史观。也就是依据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做出合理的判断,用长远的、比较的思维来看待问题的认识方法。

材料   黄仁宇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数字上管理乃黄仁宇“大历史”观中的一个枢纽性概念。黄摩崖(当代“大历史”写作的新锐代表)的“大历史”理念基本包含了黄仁宇大历史观的特点,比如以小见大,讲究历史纵深,中西对比等等。但不同的是,黄摩崖的“以小见大”是扎根于详实的史料,也没有依赖于生硬的技术分析,而是瞩目人性的复杂以及整个文明的活态,行文充满了价值判断与人文关怀。


以材料中一个“大历史观”(任意一点或几点)为依据,结合世界近代某一阶段历史或某一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评析。(要求:论题具体,见解明确;分析问题有理有据)。
2019-11-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依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019-11-08更新 | 238次组卷 | 5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卡拉斯是法国一名虔诚的加尔文派新教徒。1761年,他的儿子安东尼突然吊死在自家门框上。卡拉斯由此遭到一群狂热的天主教徒的谴责与围攻,信仰天主教的法官在没有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宣判卡拉斯有罪。这说明法国
A.宗教改革阻力重重
B.启蒙运动深入开展的必要性
C.君主专制势力强大
D.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矛盾尖锐
2019-06-05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