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雄。

                                                                                     ——《柏拉图全集》

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看法及他认为克服这些缺陷的有效手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西方的差异,分析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移植来的制度在中国无法成长的原因?
(3)据材料三学者的感慨中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2019-11-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下列关于苏格拉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认识人自身这一命题上
B.他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C.他认为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 . 材料一 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宪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只和理智的体现”。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2019-11-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认为,很多戏剧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当作重点的模仿对象,这些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同时摧残理性、滋养情欲。他意在强调
A.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乱
B.戏剧应该取消以净化社会
C.文艺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滥
D.文学艺术必须要富涵美德
2019-09-25更新 | 36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新高考模拟试卷01(海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物质生活
B.科学精神
C.理性价值
D.自由权利
2019-07-11更新 | 374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华侨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某哲学家时指出: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该学者评价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2019-07-04更新 | 248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华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中对普罗泰格拉观点的发展之处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B.追求人的精神修养
C.推崇“知识即美德”
D.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
2019-05-12更新 | 1158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