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是缘起于欧洲又影响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共同点的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要求建立近代法治框架
C.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制度D.提倡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将对象的普遍性与意志的普遍性结合起来,所以一个人,不管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不能构成法律,即使是主权者对于某个个别对象所发出的指令也不能成为一条法律,而只是一道命令;它不可能是主权的行为,只是行政的行为。”(摘自《社会契约论》)卢梭在此强调
A.国家权力属于人民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法律应体现民众共同意志D.人民不能直接行使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卢梭认为:“自然的感情会指引人们去满足公共利益,而理性则鼓励自私,会引导人们误入歧途。……人类最好的美德,如同情心、无私和诚实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产物。但是理性却会窒息人类的天性和自然本能,导致邪恶。”卢梭的这一认识
A.突出了感性的认识功能B.全面诠释了理性主义的内涵
C.意在维护私有制的基础D.推动了资本主义秩序的建立
2022-06-05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790年,法国立法议员代表们建立家庭议事会来听取父母和年满20岁的孩子之间所出现的争议,不容许父亲独自压制与管理自己的孩子。法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孩子不再裹在襁褓中,不再使用让孩子走路的牵引带,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这些变化说明
A.追求理性成为法国教育的共识B.法国社会消除了专制思想影响
C.启蒙思想影响到社会关系重建D.人文主义因教育革新得以复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卢梭认为:“公意是集道德与政治于一体的公共利益意志。公意是法律与主权的来源,公意的公共利益性是建立社会的基础。”这一主张旨在
A.反对维护个人利益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体现人民主体地位D.宣扬直接民主优势
6 .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谈道:“要是在英格兰只有一种宗教,怕的是可能要闹专制:要是在那里有两种宗教,它们自己相互之间可能要互相扼杀;但是那里有了三十多种宗教,而它们却都能和平地与幸福地生活着。”这一思想体现了
A.民主性和多元性B.国际性和融合性
C.法治性和竞争性D.科学性和时效性
7 . 卢梭认为,普遍意志所作的决定,永远不可能是错的,因为普遍意志是以计算票数来决定的,因而永远是少数人持异议。对少数人实行强制,这种强制根本就不是强制,而是自由。这一主张
A.肯定了公共意志的约束性B.否定了天赋人权的理论
C.阐述了自由主义基本内涵D.论证了集体与个人关系
2020-02-10更新 | 46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要保障人的平等B.人民主权不可让渡
C.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D.天赋人权不可剥夺
2022-02-21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平等、自由等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在其小说《爱弥儿》中却认为:“妇女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众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看到被孩子们围着……为丈夫谋到幸福,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这样的情感更感人、更让人尊敬呢?”这表明
A.卢梭的思想矛盾缺乏革命性B.当时妇女政治地位相对较高
C.卢梭反对妇女的政治参与权D.家庭和社会都需要女性付出
2022-03-29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
C.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